-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济新闻创新的三个突破口.doc
经济新闻创新的三个突破口
【摘 要】经济新闻创新或有所突破,笔者以为需从新闻脉络与表达路径上突破。马鞍山日报今年上半年在经济新闻创新上做了有益探索。表现为在“大”字上下功夫;在“图”字上下功夫;在“评”字上下功夫。
【关键词】经济新闻 创新 突破
作为市委机关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马鞍山日报的第一要务。一般来讲,作为机关报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往往习惯于按常规或老路子办事。一张与党和群众密切相连的报纸,结果办得“四平八稳,毫无生气”;作为“心怀国计民生,笔显柴米油盐”的报纸,理应生动、客观反映经济生活的文章或版面,结果显得死气沉沉。经济报道如何能更好地做到“以人为本”,在当下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在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冲击下,传统意义的纸媒,追求经济新闻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坎。
经济新闻创新或有所突破,笔者以为需从新闻脉络与表达路径上突破。笔者粗略调阅了今年上半年以来,马鞍山日报所刊登的经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侧记、评论、图片等),初步显现出马鞍山日报在当下经济新闻创新上所做的种种有益探索。其在新闻脉络与表达路径上突破的特点表现为:
一、在“大”字上下功夫
如马鞍山日报在今年1月16日第3版整版,以《非信贷融资,强力“输血”地方经济发展》为题,强势而详尽地报道了2012年,马鞍山市地区融资总量达550亿元,而本地银行体系本外币贷款仅占16.5%。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企业债券、信托理财产品、中期票据、短期融资等方式来融资的大胆探索,从而解决资金难等现实棘手问题。同时压题巨幅照片为华菱星马汽车公司等我市一些上市公司积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改善融资结构,降本增效的抢眼照片。而内文则以非信贷融资异军突起、多元方式助推政府平台融资、直接融资助推企业降本增效、信用融资助推表外业务快速发展、保险业务助推风险补偿机制完善等小标题,很好地阐释了非信贷融资,强力“输血”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做法;配以融资案例和相关链接的企业债券、信托理财产品、短期融资、中期票据等金融专业名词,加上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醒目照片,使得本来可能枯燥无味的一连串经济、金融专业名词或数据,读者阅读起来趣味盎然,无疑是一道经济新闻的美味大餐。另外还有1月24日3版的《软件业:拔节成长日益“坚挺”》、2月27日头版的《面向全中国辐射长三角 马鞍山将打造运动健康休闲旅游中心》,都很好地做足了金融业、软件业、旅游业等这篇大文章。
二、在“图”字上下功夫
如何生动表现假日经济与人文关怀,阐释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元旦,以便更好地表现古诗中的“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含义。从古人关于 “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中寻找现代社会那些温暖的瞬间与记忆。马鞍山日报除了按惯例在头版刊登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3年新年贺词《携手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外,在出刊的8个版中(最后有两个版为广告),拿出4个版的篇幅来渲染“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意义;而最能打动人心扉的是3版特别报道栏目里那一幅幅温暖如春的带着心灵温度的8幅照片。正如编者按所叙娓娓叙述的:挥别2012,喜迎2013。元旦零点,本报记者踏进夜色,聚焦那些依然忙碌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此时此刻,宁静祥和,多数人或已酣然入梦,而在钢花四溅的炼厂转炉、呵气成霜的街道、灯火通明的供电大楼、彻夜值守的监控平台、清冷空旷的城市广场、昏暗僻静的街头社区,总有人一如既往,在工作岗位“跨年”。他们中的不少人从不分日夜节假,坚守岗位;以热忱温暖寒夜,用爱融化坚冰。子夜时分,请随我们穿越夜幕,触探那些温情的切片,瞩目寻常生活中爱岗敬业的他们。再如1月31日3版的专题报道《美好乡村幸福家园》,整版由两位摄影记者所拍摄的当涂县美好乡村示范点圣家庄自然村村景、花山区霍里街道南池村美好乡村建设一景压题、垫底,再配以文章。整个版面照片既顶天又立地,显得“知白守黑”又相得益彰,不看文字,就仅仅看这几幅美轮美奂的风光照片,就足以读懂了美好乡村建设的内涵与魅力了。
三、在“评”字上下功夫
“对于大众传媒来说,我们不是经济建设而是内容建设。在流行资源整合与跨媒介融合的时代,纸媒的重点是看好自己手里的资源,保持优质资源,抓好自己的发展点。”这是一位总编辑的新闻观,其实这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党报或机关报的着眼点;党报的优势既在于其权威性,更在于其主流媒体的号召力、感染力、公信力,这除了党报或机关报的遵循新闻真实性基本原则以外,更大的影响力在于其旗帜鲜明地高举起新闻评论的大旗。原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认为: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