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婚俗中的三茶六礼.doc
婚俗中的三茶六礼
茶在民间婚俗中历来是“纯洁、坚定、多子多福”的象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礼,取其“不移志”之意。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以种子萌芽成株,而不能移植,历代都将“茶”视为“至性不移”的象征。故世代流传民间男女订婚,要以茶为礼,茶礼成为男女之间确立婚姻关系的重要形式。 一茶——订婚择日敬甜茶 一茶是“订婚择日敬甜茶”。甜茶一般是用茶叶沏泡的茶水,加上冰糖或金橘等冲泡而成。凡是男方首次到女方提亲时,男家要备礼前往,女家立即将礼品置于大厅的神明灵案前。当男家客人入座后,女儿要捧甜茶上厅,很有礼貌地按辈份高低、年龄大小、先男后女依次敬甜茶。客人则赠予“红包”,谓“压茶杯”。 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以茶为媒”的婚俗也相当普遍。广西壮族男青年首次去女方家中相亲时,姑娘要按当地风俗习惯给小伙子敬一杯茶,如果茶中有糖,说明姑娘看上了他;如果是淡茶,则说明姑娘不同意这门婚事。广西一带苗族小伙子去女方家里求婚时,姑娘也会非常客气地沏上一杯茶,如果茶水中有4片茶叶,说明姑娘对小伙子有意;如果茶杯中只有3片茶叶,则表达了拒绝的意思。 中国人信奉茶树是缔结同心、至死不移的象征。据陈跃文的《天中记》中载:“凡种茶树必下子,移植不复生。故旧聘妇必以茶为礼,义固有所取也。”原来,古人认为茶树只能从种籽萌发成株,不可移植。因此视茶树为爱情缔结同心,至死不渝的象征。所以,如果女方接受了男方的茶,便表达了愿结秦晋的心迹。可见茶在中国传统婚礼中,俨然是很严肃的“合同”。 二茶——结婚喜庆请喝茶 “二茶”是“结婚喜庆请喝茶”。在结婚庆典当天,当男家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来到女家时,女家要请迎亲好友吃“鸡蛋茶”。一般新娘于清晨被迎至男家。待花轿到达男家后,新郎要在门前恭迎,左右两个童男端着茶盘,上摆多杯甜茶招持来客,并在男方长辈或新郎的指点下,对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敬甜茶。被敬者接杯时要说一句吉利话,并顺手把红包放在茶盘上,以表为新娘添财,再说添丁贺词,合起来就是祝贺新郎新娘添财添丁,财丁两旺。向长辈敬甜茶在闽台婚俗中被认为是非常隆重的事,如果因远离家乡而无法来参加婚礼的长辈,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新郎也要千里迢迢地把茶叶贴上红纸条,连同金枣蜜饯寄达。 三茶——公婆前新娘拜茶 “三茶”为“公婆前新娘拜茶”。由于茶树枝多叶茂,加上多籽,因此常被尊崇为男女爱情冰清玉洁,子孙满堂,家庭兴旺的象征。“三茶”较之前面“二茶”也最为隆重,从说法上也可看出,不叫敬茶,而称“新娘拜茶”或“新娘拜堂茶”。这是新娘到婆家后,按新郎新娘择日时所定的时辰举行拜堂后,向公婆或长辈敬奉甜茶。这时公婆或长辈的回礼也更重,一般不再是红包,而是金银首饰或珠宝钻石。 中国最早的婚礼传说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伏羲氏和女娲。相传伏羲氏和女娲本为兄妹,远古时期洪水泛滥,只剩伏羲氏和女娲,太白金星只好让他们结婚繁衍后代,于是婚礼的雏形诞生了。在伏羲氏时代,人们嫁娶礼仪男方要送给女方两张鹿皮。因为远古时代居民以渔猎为生,动物皮毛稀少,送鹿皮是很珍贵的礼物。这种形式也是以后婚礼礼俗的开端。 中国是著名的礼仪之邦,据《周礼》记载,礼分五种,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因其是成男女,合阴阳的大事,所以倍受重视。婚礼在古礼中是很隆重繁杂的。从订婚到结婚有六种程序,即所谓“婚有六礼”。 纳彩 纳彩即男方家遣媒人对女方家表示求婚的意愿。郑玄说:“将为婚,必先媒通其言,乃后使人纳其采择定礼。用雁为挚,取其阴阳往来之义也。” 这是说结婚前要先请媒人对女方通信说亲,如果女方有意则送一只雁表示答应求婚。古人选择雁作为求婚信物,反映了古人的阴阳观念。古人认为万物皆分阴阳,而阴阳又生万物。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雁是候鸟,冷则南翔,热则北归,随寒暑而往来于南北之间,所以用雁是象征顺合阴阳之意。雁作为人们喜爱的吉祥鸟,最大的特征是雌雄配偶不移,飞行有序。因此,又成为男女婚嫁的见面礼。用雁取其随时节往来南北,栖止成列之意,表明了嫁娶的仪礼程序,长幼次序,不逾越规矩的意思。雁在婚姻礼俗中象征男女双方忠贞不渝,夫妇好合,矢志不移。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雁有四德:寒则自北而南止于衡阳,热则自南而北归于雁门,其信也;飞则有序而前鸣后和,其礼也;失偶则不再配,其节也;夜则群宿而一奴巡警,其智也。”这即是对雁的特征、品行的评价,也是人们在婚礼上用雁作为信物的概括说明。 媒人又称为媒妁,作用即“通二姓之好,定家室之道”。通俗说即撮合男女婚事。《诗经·齐风·南山》中说:“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得。”可见,当时男女婚配必须通过媒人从中拉线牵媒。古人对媒人也有规定:必须品行端正,能正确衡量男女双方的条件选择婚配。元代媒人身边都带有斧子和秤,《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娶妻如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