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旱区森林生态植被护育措施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旱区森林生态植被护育措施研究.doc

寒旱区森林生态植被护育措施研究   摘 要:寒旱区由于气候寒冷、干旱,地势相对高差悬殊,形成了多样化的土壤植被类型。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以生态林营建为主要目的,采用多种恢复林草植被方式及不同的应用措施研究,以达到快速恢复林草植被,发挥水源涵养效能的作用。同时可有效缓解生态建设与发展畜牧业之间的矛盾,逐步缓解祁连山区过度放牧、林草植被践踏严重、草场退化的不良现状。   关键词:寒旱区;植被护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武威市东南部,祁连山东端,东靠景泰县,北邻凉州区、古浪县,西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接壤,西与青海省毗邻。地理位置介于E102°00′~103°40′,N36°30′~37°35′之间。东西宽142.6km,南北长158.4km,面积3478km2。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地带,地势高峻。海拔在2040~4874m之间。气候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具有气温低、光照不足、生长期短、降雨较少等特点,年均气温-0.2~1.3℃,无霜期100~160d,年降水量265~600mm,多集中在7、8、9月,且年际变化悬殊,年蒸发量1200~1700mm,全年日照时数2500~2700h,冰雹、霜冻、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由于地势相对高差悬殊,形成了多样化的土壤类型,依据植被、母岩的特征和高程,本区域土壤主要有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钙土、栗钙土、褐土、潮土、草甸土9个类型。   境内森林资源丰富,地理位置特殊,生态区位重要,是黄河和石羊河流域的源头区,境内河流广布,水资源丰富,分为石羊河水系(内陆)和黄河水系(外流)2大水系。全县以代乾山及乌鞘岭、毛毛山为界,岭南主要有大通河、金强川河、石门河等为黄河水系;岭北主要有毛藏河、哈溪河、南岔河、响水河、西大滩河等为石羊河水系。地表水年径流量10.24亿m3, 地下水补给量4.2亿m3。以乌鞘岭为界,石羊河水系6条支流(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年径流量达6.66亿m3,是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源泉,保护和建设好天祝县森林资源意义十分重大。   2 营建模式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以生态林营建为主要目的,兼顾林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所需,适当营建薪炭林,采用以下9种方式恢复林草植被。   2.1 林草复合型生态林   该模式选择在距离村庄较近的浅山区较为干旱的阳坡、半阳坡土壤相对较厚的区域建植。可有效缓解生态建设与发展畜牧业之间的矛盾,同时为舍饲圈养在石羊河流域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逐步缓解祁连山区过度放牧、林草植被践踏严重、草场退化的不良现状。林草配置时按照“宽行距,窄株距,中间留出种草带”的原则,树种选择为沙棘、柠条、互叶醉鱼草等耐旱灌木,草种选择为披碱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等多年生优质牧草,采用林草行间混交方式。该模式既能快速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又能合理利用土地,解决农牧户饲养牲畜饲草难的问题,调动广大农户造林的积极性。   2.2 水源涵养型乔灌混交林   该模式选择在天然林区周围,海拔3200m以下,立地条件优越的中山阴坡营建。选用的树种以青海云杉、红柳、毛条、沙棘为主,金露梅、绣线菊等其他树种为辅。根据造林地类不同,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林缘地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宜林荒山采用穴状整地方式,以达到快速恢复林草植被,发挥水源涵养效能的作用。   2.3 水保型灌木混交林   该模式选择在水土流失严重的浅山阳坡、中山阳坡以及较为干旱的浅山阴坡区域营建。主要以减缓地表径流,减小冲刷,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恢复原有土壤、植被为目的。选用的树种以沙棘、互叶醉鱼草、毛条、红柳、金露梅为主,其他树种为辅。宜用鱼鳞坑整地方式,株间混交类型。   2.4 水保型乔灌混交林   该模式适用于海拔2900m以下、坡度15°以下的砂砾河滩、沟谷台地的荒滩造林和中低山阳坡造林,面积550hm2。树种选用优良乡土树种青杨、祁连圆柏、红柳、沙棘、互叶醉鱼草等,采用穴状整地,株间混交,还可营造青杨纯林,达到防护及涵养水源目的。   2.5 水源涵养型灌木混交林   该模式选择海拔2600~3600m之间的中山阴坡宜林地和灌草地营建,面积1340hm2。选用的树种以毛条、沙棘、金露梅、绣线菊、高山柳等。根据造林地类不同,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海拔3200m以下的林缘地及宜林荒山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海拔3200m以上的宜林荒山采用穴状整地方式,以达到快速恢复林草植被,发挥水源涵养效能的作用。   2.6 防护型乔木薪炭林   该模式选择在具有一定灌溉条件的宜林撂荒地和沟谷滩地造林,树种选用耐旱耐寒的青杨、沙棘、红柳、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