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土壤环境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土壤环境 讨论: 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基本性质 土壤的形成、组成 土壤的结构 土壤环境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概念 土壤的形成 岩 石 氧和硅为岩石的主要成分,两者占其组成的75%以上,其中氧占约一半,而作为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不仅含量少,而且都以难溶化合物的形态封闭在坚硬的岩石中,处于分散状态,故此需经历一个质变过程,亦即岩石的破碎分解,直至形成母质。 岩石的风化 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 化学风化 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 岩石受物理因素作用而逐渐崩解破碎的过程 特点:只能引起岩石形状、大小的变化,而不能改变其矿物组成与化学成分。 成因:地球表面温度的变化;冰冻的挤压;风;冰川等自然动力的磨蚀;植物根系的穿插。 化学风化 岩石受化学因素作用而引起的破碎过程。 特点:不仅是已破碎的岩石进一步变细,同时使岩石发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的改变,产生新的物质。 成因:溶解;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氧化作用。 岩石在生物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过程。生物不仅参与岩石的物理风化,在化学风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和CO2为化学风化提供了反应剂;植物根系的分泌与吸收可促进矿物分解与元素迁移等 成因:机械破碎;生物化学作用。 成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母质 构成土壤矿物质的基本材料 提供植物必需的养料元素 气候(湿度、温度、气候变化等) 影响土壤中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的方向 与进程 生物 只有在母质的基础上出现了生物之后,土壤才能形成 地形 影响热量及水的重新分配;影响母质的分配 时间 时间越长,土壤性质的变化越大 人为因素 通过改变某成土因素或各种因素之间的对比关系来控制成土过程和方向。 土壤的物质组成 岩石中含有约3000余种矿物,但与土壤有关的不过数十种,土壤矿物质是地壳的岩石、矿物经过风化和成土过程形成的产物,按其起源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没有发生成矿改变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岩石风化和成土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其组成与性质都发生了变化,又称粘土矿物,有蒙脱石、伊利石等。 矿物质是以粗细不同的颗粒形式存在的,即通常说的土壤颗粒。 按粒径大小,土粒分为石砾、沙粒、粉粒和粘粒。 土粒的大小与土壤矿物成分土壤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粘粒以上主要由各种原生矿物组成以石英最多,还有长石、云母等原生硅酸盐矿物;粘粒中原生矿物很少,基本上为次生矿物。 来源:各种动植物、微生物残体及人畜粪便。 类型: 土壤活有机体:主要指植物根系和土壤生物等。土壤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部分,结构复杂,是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性质稳定的新的高分子化合物。其形成分两个阶段:首先产生构成腐殖质主要成分的原始材料;将上述原始材料通过缩合与聚合作用,形成腐殖质的单体分子。 化学组成:糖类、木质素、有机氮、脂肪、蜡质、角质、有机磷及灰分等。 土壤腐殖质的作用 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促进营养物质的交换、吸附和固定 形成土壤结构,改进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影响土壤污染物质的迁移转化 其它:如对土壤肥力有重大作用,增强土壤吸水性,缓解水土流失等。 土壤溶液 组成物质非常复杂,其中的水分主要来自降水,同时还有灌溉水和地下水,是植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媒介。主要物质有无机盐类、无机胶体、有机化合物和有机胶体、溶解性气体(O2、CO2)、离子态物等。 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主要来自大气,由于土壤生物生命活动和土壤自身特性的影响,土壤空气的组成在质和量上都与大气不同。其组成主要是CO2、O2、N2、CH4、H2S等,二氧化碳高于大气十到数百倍,氧气仅占十分之一左右。 土壤中的矿物质颗粒,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以单粒状态存在,而是互相粘聚或者被胶结成大小、形状、性质不同的土片、土块、土团甚至团聚体。 结构类型:似立方体结构类型;似柱状结构类型;似片状结构类型。 土壤结构体的形成机制 1、土壤颗粒通过凝聚作用形成复粒;复粒再通过有机质的胶结作用进一步形成团聚体,从而形成土壤结构。 2、土壤颗粒直接通过有机质等胶结物质的作用形成团聚体。 3、难溶性化合物的胶粘作用形成团聚体。 4、致密的土壤通过植物的根系活动、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等作用形成团聚体。 土壤的基本性质 多相的疏松多孔体 胶体体系 络合—螯合物质体系 氧化还原物质体系 酸碱物质体系 吸附与交换性 生物体系 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性质与污染物在其中的迁移转化有关 污染物质进入土体之后,与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物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生化反应,在土体内进行迁移转化,其迁移转化的速度,一方面取决于污染物的种类、性质和进入土壤的数量和速度;另一方面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