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个双差生的转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一个双差生的转变.doc

论一个双差生的转变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亲自转变班上的一名双差生的教学实例,给了广大教师一个提醒:即不能忽视差生,要想尽办法来感化差生内心,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再加以耐心的指导,差生也是可以转变成优生的。   关键词:转变;双差生;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60   上学期临近期中,笔者接手了六年级的英语课,由于种种原因,六班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已经换了两个班主任,而笔者,也是他们的第二任英语教师了。   当时,这个班已经是全校小有名气的“差班”“乱班”。第一次走进课堂,教室里乱哄哄的,笔者提高嗓门喊了一声“Class begins!”,学生参差不齐地起立,有气无力地说“Good afternoon,teacher!”课堂上总有些学生窃窃私语,当笔者停下来却又没了声息,还有几个学生挤眉弄眼,互递眼色。   此时这个班的课程进度已经落下了一大截,为了不耽误时间,情急之下杯子让几个故意捣乱的学生站到了教室的后排,继续上课。可是不一会儿,后面站着的几个学生居然动手拉扯起来,笔者问他们怎么回事,其中一个嬉笑着说:“教师,他不好好听你讲课,我替你教育他。”笔者真是又气又恼。   后来才知道这个学生就是几个捣乱分子的“头儿”,叫肖楚。只要他在课堂上搞个小恶作剧,做个鬼脸或是给教师提个怪问题,其他几个“小弟兄”就会跟着起哄,教室里马上乱成一团,各科教师都拿他没办法。   笔者又接着调查,原来,肖楚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年老的爷爷奶奶根本就管不了他。肖楚的哥哥在外地一所武术学校学习,每次回家教弟弟一招半式,肖楚就有些“拳脚功夫”,颇得一些学生羡慕。而他的父母每月寄来的生活费也让他手头的零花钱比较多,经常买些零食请同学们吃,于是几个成绩不太好,又不安心学习的学生便围在他身边,听他“差遣”。肖楚英语基础非常差,上课根本听不懂,尤其喜欢在英语课搞“小动作”,上课故意迟到,夸张的打喷嚏,故作无辜,引人发笑。每次在这个班上课都会觉得很累,因为要时刻提防他层出不穷的花样。而在学校里他也“恶行不断”,经常会听到他怎样欺负低年级学生或是放学后和中学生打群架的消息。   不久之后一次小测验中,肖楚居然考了8分!当这个吉利的数字出现在分数栏中是多么刺眼啊!看着他拿到试卷时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甚至得意的接受几个人小声的“恭喜”。笔者心里叹了口气,心想:真是个不折不扣的双差生!当时真想放弃这个班级,离开这些“恶魔”般的孩子!   这一切的想法改变于那个星期天。   那天,儿子发烧,打着吊针在输液室哭喊不停,笔者又心疼又着急,只好举着吊瓶带着他在医院门口来回走。恰好肖楚骑着自行车过来,远远地喊:刘老师好!然后停下来在口袋里掏啊掏,居然掏出一根棒棒糖,递给宝宝:“小弟弟,别哭哦,给你糖吃!”看着他认真的表情,眼神里对孩子真诚的关心,和平时在学校里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就在那一刻,笔者确信肖楚是一个有着天使心灵的好孩子,也可以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星期一回到学校,肖楚还是那一脸无所谓的表情,可笔者分明在他眼中看到一闪而过的期待。他在期待什么?一句表扬应该远远不够吧。笔者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这个班级,就从改变肖楚开始!笔者把他定为“天使计划”,让这个“恶魔”般的学生回归“天使”心灵。   首先,从改变笔者自己的态度开始。午休时间,笔者叫来肖楚。刚进办公室,肖楚就问:刘老师,我今天又做错什么了?   笔者:没有,你今天什么都没有做错,老师今天找你来就是随便聊聊。先谢谢你昨天的棒棒糖啊!   肖:小意思!(此时他的脸居然有些发红。)   笔者:看来你很喜欢小孩子?   肖:当然了,我邻居家的小孩也那么大,可好玩了!   笔者:孩子小的时候吃好玩好就可以了,你也曾经那么小,父母天天抱着你,给你吃的喝的,你生病时他们也急得要命。可是人不能永远那么小啊,总要长大的。你父母今年多大了?   肖:爸爸四十三,妈妈四十。   笔者:等你到了四十岁,他们多大呀?   肖:(算了一下)七十多了。   笔者:你认识的人七十多岁是什么样子?他们还能做什么?   肖:(有一点迟疑)都已经很老了……   笔者:如果那时你还无所事事,父母那么大年龄还能在外打工来养活你吗?你能忍心吗?   肖:(大声说)当然不能那样,我要挣钱养他们!   笔者:你想过到时你做什么事来挣钱吗?   肖:(双眉紧皱,思考了一会儿):我也不知道……   笔者:挣钱是要靠能力的,要靠真才实学的!努力工作,生活才能有保障,才能更好地孝敬父母。那么真才实学从哪儿来呢?   肖:在学校里认真学习得到的。   笔者:你愿意试试吗?   他用力的点点头。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