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是为了追求真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做学问是为了追求真理.doc

做学问是为了追求真理   2013年5月6日,笔者一行来到掩映于绿荫丛中的武汉大学北三区,采访著名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刘绪贻教授。   刘绪贻先生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4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获得硕士学位,1947年回国到武汉大学任教,从事社会学研究。解放后,他转行研究美国史,是中国的美国史研究奠基者之一。刘绪贻先生著作等身,曾与人共同主编六卷本《美国通史》,被学术界誉为“美国通”。2010年,97岁高龄的他出版了口述自传《箫声剑影》(上卷),引起强烈反响,读者盛赞这是“一部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当我们走进刘绪贻先生的书房时,他正端坐在电脑前工作。书房的装饰简朴素雅,靠两面墙壁竖着顶天立地的白色书柜,里面分门别类放着各种书籍与文献,主要是关于美国史和世界史的,其次是关于社会学的,还有各种纵论文化、时政的书籍,比如李慎之、许良英、顾准等人的著作以及朋友学生们的赠书。书桌上整整齐齐码着一摞摞图书,下面是大型工具书,最上面是《读书》和《书屋》,还有几份《南方周末》。老人缓缓站起来与我们握手,眼中流露出睿智而坚毅的光芒。他高兴地说,再过一个星期,就是他的百岁生日了。老人慈祥的笑脸与书桌上怒放的鲜花相辉映,斗室中洋溢着一派盎然生机。   刘绪贻先生的人生跨越一个世纪,经历丰富、曲折而独特,堪称中国知识分子心系国运、上下求索的典型,他的思想变化更是折射着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轨迹。在交谈之中,他铿锵有力地说道:“反对儒学糟粕,肃清君主专政余毒,发扬科学、民主和法治,关怀人类之命运,我虽年迈,但自觉使命不轻。”   以下对话根据录音和相关资料整理而成,已经刘绪贻先生审定。   一   蔡家园:刘老师,我们先从您的口述自传《箫声剑影》谈起吧。这部书的上卷于2010年在国内出版之后,赢得了广泛好评。您能谈谈写作这部口述史的初衷吗?   刘绪贻:在认识长江日报记者、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余坦坦以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写口述史的问题。因为第一,我生平虽然遭遇一些坎坷,但最后基本上都能化险为夷;而且这种转化过程不够雄壮,不够突兀,传奇性不足。其次,我虽然只要条件许可,就“不用扬鞭自奋蹄”,夜以继日地劳作,希望而且实际上也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点滴贡献,但微不足道。因此,我自认为,我的生平事迹没有记录下来的价值。第二,由于主观、客观原因,我生平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从1979年起,近30年来,我自认为是很少浪费时间的。我总感到有许多工作要做,时间不够用。2002年完成了《美国通史》的撰写和主编工作以后,我纵观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应该把余年全部献给呼吁民主与法治,反对儒学糟粕,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其他工作。自从上世纪90年代认识余坦坦后,经他的反复劝说、鼓励、督促和具体帮助,以前的想法渐渐有所改变。到2006年,我终于同意和他合作写我的口述史。   余坦坦希望除《刘绪贻口述自传》之外,还加个书名。我平生仰慕龚自珍之为人,他生于1792年,1841逝世,正是清代内忧外患并起且日趋严重的时期。他不仅清楚而深刻地先于一般人认识到这种危机,还忧国忧民,力图匡济,倡议改革。当他的这种抱负和志向被官僚大地主阶级反对和压制时,他愤世嫉俗,深感无奈。他把这种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用文学形式予以表达时,写出了以下的诗词佳句:“来何汹涌须挥剑,去尚缠绵可付箫”;“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有位友人还给他画了一幅“箫心剑态图”。因此之故,我和余坦坦商量,为表达我对龚氏的倾慕,将这本口述自传加个主标题――箫声剑影。   蔡家园:作为一位世纪老人,您经历了百年风雨历程,面对浩如烟海的往事和人物,您在做口述自传时是如何选择的呢?   刘绪贻:我选取素材大体有以下三个标准:第一是有益,即对国家、人民和全人类都有教育意义的事情。第二是有趣,选择读者比较感兴趣的素材。因为自传出版后是给读者看的,一定要有可读性,所以我选择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譬如说少年时代的一些表现童心、童趣的故事、关于恋爱的故事,还有名人轶事等等。第三是有用,选择能够体现我平生做人、做学问特点的素材,希望对读者修身治学有所启发。   蔡家园:您的口述自传真实地记录了历史风云变幻中的个人心路历程,哪怕是有些并不光彩的经历,您也直言不讳。读完这部书,我感觉到了一种卢梭《忏悔录》式的真实与真诚。   刘绪贻:我认为,写口述史必须绝对说真话,还要勇于揭露自己的缺点和问题。要讲真话,只有实事求是说老实话,文章才有生命力。要不然还有什么意义?我觉得我是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的。说“基本上”,是因为我担心伤害他人、忤逆他人,在极个别问题上还是有所省略、有所禁忌的。   蔡家园:您在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许多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