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去病名号考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去病名号考释.doc

陈去病名号考释 李 展 查文雍 陈去病先生一生使用过的姓名、表字和别号共有20多个。这些名号,有的是母亲所取,如“庆林”“佩忍”;有的是朋友所赠,如“法忍”;更多的则是他自己所取。最近发现,陈去病的南社入社书的姓名一栏是这样填写的:“陈去病字病倩号佩忍别号巢南”,不过这不是陈自己的笔迹,而是柳亚子帮助填写的,“病倩”为字,“佩忍”为号,似乎有误,应当是“佩忍”为字,“病倩”为号,有待进一步查考。几乎所有的名字与别号都用来发表过文稿,象“去病”“巢南”就发表过很多文章写作了大量的诗词和信件。有的笔名偶然一见,象“柏儒”;有的笔名使用时间很长,象“去病”“巢南”,分别从1903年与1907年起用直到去世。“南史氏”“有妫血胤”,专门发表有关南明史实与揭露满清蛮夷的文章;“镜中观弈客”“东阳令史子孙”分别为小说《莽男儿》和《张苍水二百二十六年周忌祭发文》而设。综观这众多的名号,特别是用作笔名的,都有深意,值得玩味,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个性气质,更隐现着去病先生的思想与向往。下面,本文对陈去病先生取名因由、寓意等方面略作考证并说明。 庆林 庆林是陈去病的初名。同治甲戌年农历二月初三(公元1874年3月21日),陈去病尚在母亲腹中,父亲陈允升不幸病逝。母亲悲痛过度而成疾,于六月底赴苏州就医,七月初一(公历8月12日)陈去病出生于苏州娄门内平江路庆林桥旅馆,因此取名庆林。光绪廿三年(1897),以陈庆林署名在《实学报》上刊载《兴西学必先正名说》。 佩忍     佩忍是陈母所取。母亲倪太夫人是倪瓒后裔,略通文墨与书画,儿子5岁时,亲自督教,8岁时又选用《史记》《汉书》所载忠孝节义明体达用及经世文篇,且教且诵。倪太夫人看到儿子“性情躁急,负气慷慨,便取大苏氏能忍之说,使之佩服,遂字‘佩忍’。后遇旧病复发,即警之曰说:‘汝又忘佩忍乎?’”(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去病全集》之《陈去病年谱》第6页) 。倪太夫人告诉儿子,苏东坡为人坦白直爽急躁火爆警告东坡的忠1901年陈去病将自己28岁前所作之诗辑为《拜汲楼诗稿》,此稿后来散佚殆尽,1922年,搜罗遗稿仅得十多首,以《东江集》编入《浩歌堂诗钞》。 去病   去病是陈佩忍为自己所取之名,并凭此名世。早在光绪九年(1883),10岁的陈庆林在母亲的指导下读《霍去病传》,渐生“策马中原,上嵩山、登泰岱,观日出入,浮于黄河,探源积石之志,或更逾塞出庐龙,度大漠,寻匈奴龙庭,蹑屩狼居胥山,骧首以问北溟而后快”((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去病全集》之《陈去病年谱》第8页)之愿。31岁那年,陈庆林留学日本,1903年4月20日,陈去病修书一封《给同里教育会友人信》信中写道:“霍去病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夫霍氏当汉隆盛之朝,御塞外飘忽之寇,与今时局,难易判然,而尚发此慷慨义愤壮烈激切之言,此其气象何等雄迈?其公德何等恢廓?况生当叔季,时值沦胥,强俄瞰北,英啖于西,法日图南,德据东海,匪我族类,实逼处此,瓜分之惨,行将实验,使霍去病遭此,不知其当若为何痛心?拼与一决。”((1903年4月30日刊于《苏报》,引自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去病全集》之《陈去病年谱》第35页)于是毅然宣布,改名“去病”,从此以后,誓将以霍去病为榜样,担负起华夏兴亡的重任。 醒狮 记得法国拿破仑对英国赴华使节阿美士德说名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当它醒来时,全世界将为之震动。 季子 季子是陈去病参加同盟会前使用的笔名。季子,春秋时代吴国风云人物季札,是吴王寿梦的少子,又称公孙丸与季子。此人深黯政治、外交和礼乐,高风亮节,历史上将他与孔子并列,称为“南季北孔”。 早在少年时期,陈去病就深为季札的诚信、礼让与睿智所折服。1897年他《江行杂诗》有句云:“鱼龙呼啸水奔撞,百万蛟鼋怒未降。独有东吴陈季子,烈风雷雨过长江。”(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去病全集》第一册第10页《江行杂诗》其二)刚刚20出头的陈去病称自己为陈季子,可以想见他对自己的期待。 1903年6月25日,在《江苏》第四期署名季子发表著名文章《革命其可免乎?》,文章开头就是:“有父妫氏憮然慨息,情焉累欷,以敬谂于我同胞四万万黄帝之胤曰:呜呼!革命其可免乎?”当时,陈去病认定革命潮流势不可挡,他准备跻身其间,事实是他终成辛亥革命的弄潮儿。 垂虹亭长  垂虹桥是吴江松陵最为著名的长桥,始建于宋,最长时有72孔,留下了诸多历史名人的众多歌咏与文章。1904年8月21日、24日、26日的《警钟日报》 ,陈去病发表《论戏剧之有益》,后又刊于《二十世纪大舞台》第一期杂志,署名都是“垂虹亭长”。1909年秋,自作小传,名《垂虹亭长传》,从此以垂虹亭长自号。曾请人镌刻过多方“垂虹亭长”印。 大哀      光绪十六年(1890)开始,陈去病着手乡邦文集的搜集纂辑,精考细订,包括残碑断碣中有关的文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