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表面粗糙度qxd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面粗糙度参数数值的选用一般选用原则是: (1)同一零件上,重要表面的Ra或者Rz值比非重要表面要小。 (2)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比非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要小;摩擦表面比非摩擦表面粗糙度值要小,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表面粗糙度值要小。 (3)在确定表面粗糙度参数值时,应注意与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相协调。 (4)凡有关标准已对表面粗糙度要求单独作出规定,则应按该标准确定。 2、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标注 高度参数的标注 (a)表示旧标准规定的粗糙度代号注法;(b)表示新标准规定的粗糙度代号注法。 改正下图标注错误。 5-5 比较下列每组中两孔的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值的大小(何孔的参数值较小),并说明原因。 (1)Φ70H7与Ф30H7孔; (2)Ф40H7/k6与Ф40H7/g6中的两个H7孔; (3)圆柱度公差分别0.01mm和0.02mm的两个Ф30H7孔。 Ф30 K a c b K 向 8±0.018 习题5-6附图 5-6 试将下列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标注在习题5-6附图上。 (1)圆锥面a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上限值为3.2μm; (2)端面c和端面b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最大值为3.2μm; (3)Ф30孔采用拉削加工,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最大值为6.3μm,并标注加工纹理方向; (4)8±0.018mm键槽两侧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z的上限值为12.5μm; (5)其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的上限值为12.5μm。 ? 小 结 ? 基本内容: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标注及测量。 重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及标注。 难点内容:表面粗糙度的评定、选用。 操作技能: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 * 第 五 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第一节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表面粗糙的评定 第三节 表面粗糙度符号及其注法 第四节 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本章结构 一、表面粗糙度是指加工表面所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微小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 。其相邻两波峰或两波谷之间的距离(波距)很小(在1mm以下),用肉眼是难以区分的,因此它属于微观几何形状误差。表面粗糙度越小,则表面越光滑。 5.1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 截面轮廓误差放大曲线 λ1mm 表面粗糙度 λ10mm 形状误差 1mmλ10 mm 表面波纹度 二、表面粗糙度的界定 表面粗糙度 波纹度 形状误差 影响零件的耐磨性。 影响配合性质的稳定性。 影响零件的疲劳强度。 影响零件的抗腐蚀性。 影响零件的密封性。 对零件的外观、测量精度、表面光学性能、导电导热性能和胶合强度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表面粗糙度对零件工作性能的影响 返回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 1、取样长度lr——是指测量或评定表面粗糙度时所规定的一段长度。 取样长度的数值系列为0.08,0.25,0.8,2.5,8,25 2、评定长度ln——是指为了合理较全面反映整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特性,而在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时所必需的一段长度。一般取ln=5lr, 一、取样长度和评定长度 基准线 1.轮廓的最小二乘中线 即在取样长度内,使轮廓上各点至一条假想线的距离的平方和为最小,这条假想线就是最小二乘中线。 2.轮廓的算术平均中线 在取样长度内.由一条假想线将实际轮廓分成上下两部分,且使上部面积之和等于下部分面积之和 即这条假想的线即为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二 、 中线 轮廓算术平均中线 轮廓最小二乘中线 三、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高度特征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在取样长度内,被测轮廓上各点至基准线距离在zi的算术平均值,称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或近似为: L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Ra=-∫ y(x) dx 1 L 0 L Ra=-∑ yi 1 L i=1 n 近似为: Y X Ra----取样长度内,被测实际轮廓上各点至轮廓中线距离绝对值的平均值。 (2)轮廓最大高度——RZ ---- 取样长度内,轮廓的峰顶线和谷底线之间 的距离 。 2 . 间距特征参数—轮廓单元平均宽度RSm -----取样长度内,轮廓单元宽度的平均值。 lr Z x Zi Zpi Zvi Xsi Rz RSm = 3.形状特征参数轮轮廓支承长度率Rmr(C) Rmr(c) ----在给定的水平位置c上,轮廓的实体材料长度 Ml(c) 与评定长度ln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