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修辞详解.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一庭佳丽莺唤起, 小苑西回, 红雨树边, 此间有尧天舜日。 看池边绿树, 2、组合式 小苑西回, 此间有舜日尧天。 看池边绿树, 树边红雨, 莺唤起一庭佳丽, 3、改写式 把下面句子中红色部分改写成一幅对联,用来作“画卷”的修饰语。 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长江截流工程终于胜利完成,中国人民在这奔腾不羁的长江边,展开了一幅把五千里长江斩断,把三峡无数山峰锁住的神奇画卷。 斩断长江千里水, 锁住三峡无数峰 八 设问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1、概念: 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特点: 无疑而问。 3、作用: 设问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九 反问 (反诘)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1: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例2: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反问的作用: 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共同点: 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不同点: 1、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2、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例1: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例2:谁说孩子来到人间只是索取?孩子带给这 个世界的幸福难道不比他们得到的要更多一些吗? 十、引用 一、分类 1、直接引用 2、间接引用 二、作用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 修辞 子曰: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者: 文采也,即修辞。 修辞: 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 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常考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引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喻的事物) 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一、比喻 1、概念: 2、结构: 4、比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和比喻词都出现 。 (2)暗喻 本体 、喻体。 (3)借喻 喻体。 (4)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说明一个本体。 ①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猜测。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5、不是出现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的都是比喻。 6、比喻的表达效果: 春天是四季的一个乐章:春风是旋律,春雨是歌词,春花、春草是春的跳动的音符。 化平淡为生动 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 化深奥为浅显 “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化抽象为具体 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 化无情为有情 学以致用: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后面连接哪一项才能构成最佳比喻句? A.有如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B.像从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的羽毛 C.像千万朵闪烁的银练 D.仿佛落入人间仓库的垛垛银棉 √ 二 、比拟 把物当作人写。 1、拟人: 2、拟物:把人当作物、 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 例如:①山歌向着高山唱,高山低头把路让。 例如: ①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② 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1、比拟是仿照“拟体”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例:炮弹愤怒地向敌人飞去(比拟) 我们要谨防糖衣炮弹(比喻

文档评论(0)

x55111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