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生物化学-脂类代谢1重点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1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谢 谢! * “合成过程”“神经鞘磷脂(sphingomyelin)的合成”均有超级链接到相应图片,左下角图标有超级链接到胆固醇代谢 * 图片上有超级链接到上一张幻灯片 * 图片上有超级链接到神经鞘磷脂的降解 * LDL受体代谢途径旁图标有超级链接到下一张幻灯片: LDL受体代谢途径 示意图 左下角图标有超级链接到高密度脂蛋白HDL * LDL的非受体代谢途径 血浆中的LDL还可被修饰,修饰的LDL如氧化修饰LDL (ox-LDL)可被清除细胞即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的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清除。这两类细胞膜表面具有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SR),摄取清除血浆中的修饰LDL。 * LDL 的 代 谢 * 转运肝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 正常人每天降解45%的LDL,其中2/3经LDL受体途径降解,1/3由清除细胞清除。 LDL的生理功能: * 主要在肝合成;小肠亦可合成。 CM、VLDL代谢时,其表面apo AⅠ、AⅡ、AⅣ、apo C及磷脂、胆固醇等离开亦可形成新生HDL。 HDL1 HDL2 HDL3 来源: (四)高密度脂蛋白 分类(按密度): * 代谢: 新生HDL 细胞膜 CM 、VLDL 卵磷脂、 胆固醇 CM 、VLDL apoC、 apoE HDL3 LCAT HDL2 CM、VLDL 磷脂 apoAⅠ、 AⅡ VLDL、 LDL CE CETP LCAT:卵磷脂胆固醇酯酰转移酶 CETP:胆固醇酯转运蛋白 * * ① 使HDL表面卵磷脂2位脂酰基转移到胆固醇3位羟基生成溶血卵磷脂及胆固醇酯 ② 使胆固醇酯进入HDL内核逐渐增多 ③ 使新生HDL成熟 LCAT的作用(由apo AⅠ激活): * 成熟HDL可与肝细胞膜SR-B1受体结合而被摄取。 胆固醇酯 部分由 HDL 转移到 VLDL 少量由 HDL 转移到肝 胆固醇在肝内转变成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 HDL 的 代 谢 * 主要是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RCT),即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肝汁酸后排出体外。 HDL是apo的储存库。 HDL的生理功能: * 第一步是胆固醇从肝外细胞包括动脉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的移出,HDL是不可缺少的接受体(acceptor)。 ABCA1可介导细胞内胆固醇及磷脂转运至胞外,在RCT中发挥重要作用。 RCT 第二步是HDL载运胆固醇的酯化以及CE的转运。 最终步骤在肝进行,合成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 ABCA1可介导细胞内胆固醇及磷脂转运至胞外 ABCA1,即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I (ATP-binding cassetle transporter A1),又称为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cholesterol-efflux regulatory protein, CERP),存在于巨噬细胞、脑、肾、肠及胎盘等的细胞膜 。 * 2261个氨基酸残基 含有由12个疏水的基元(motif)构成的疏水区,胆固醇可能由此流出胞外 能为胆固醇的跨膜转运提供能量 ABCA1的结构: 跨膜域 ATP结合部位 * 血浆脂蛋白代谢总图 * ——血脂高于参考值上限。 诊断标准: 四、血浆脂蛋白代谢异常导致血脂异常或高脂血症 (一)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 成人(空腹14~16h) TG 2.26mmol/l 或 200mg/dl; 胆固醇 6.21mmol/l 或 240mg/dl 儿童 胆固醇 4.14mmol/l 或 160mg/dl * ① 按脂蛋白及血脂改变分六型 ② 按病因分: 分类: 原发性(病因不明) 继发性(继发于其他疾病) * (二)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指一类动脉壁的退行性病理变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发病机理十分复杂。 1. LDL和VLDL具有致AS作用 As的病理基础之一是大量脂质沉积于动脉内皮下基质,被平滑肌、巨噬细胞等吞噬形成泡沫细胞。 血浆LDL水平升高往往与AS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 血管内皮受损 LDL扩散入并聚集于血管内膜下 先氧化成mmLDL 再氧化成oxLDL 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膜上的清道夫受体 泡沫细胞 * 2. HDL具有抗AS作用 血浆HDL浓度与AS的发生呈负相关。 (1)肝外组织的胆固醇转运至肝,降低了动脉壁胆固醇含量; (2)抑制LDL氧化的作用 机制: * (三)遗传性缺陷 已发现脂蛋白代谢关键酶如LPL及LCAT,载脂蛋白如ap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