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氏之子说课课件.ppt
梅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柳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马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黄先生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小儿应声答曰:未闻 ; …… 梅花是夫子家花 柳树是夫子家柳 马蜂是夫子家蜂 黄桃是夫子家果 听完杨氏子礼貌、聪明 的回答,孔君平会怎么想? 神情、动作怎么样?会说 什么? 音乐渲染,熟读成诵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辜鸿铭早年在欧洲时,一次坐在汽车里,打开车门,卷着裤管欣赏周遭景物。旁边有几位年轻洋人见他那模样,便很没礼貌地对他品头论足起来。辜鸿铭闻言不动声色,随手拿起一份报纸阅读。那几个洋人见状,不禁哄然大笑:“这个老土,连ABC都不懂,还看报,把报纸都拿反了。”等他们笑完,辜鸿铭慢条斯理地以纯正的牛津腔标准英语说:“这英文太简单了,不把它倒过来看还有什么意思?”洋人闻言大惊,赶紧红脸走人。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作业 1.背诵《杨氏之子》。 2.阅读《世说新语》里的其他故事 3.拓展延伸,开展综合学习。 阅读“综合性学习”,明确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要求。 (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杨氏子 杨梅 孔君平 孔雀 甚聪惠 《杨氏之子》说课 一、说教材、学情分析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五、说教学板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并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品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 教法与学法 读式教学法 创设情境法 表演法 教法与学法 朗读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 这是一篇古文。我们一般把用古代书面语写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把现代人写的文章叫“白话文”。 返回 朗读标准: 1.努力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顺了。 2.能试着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来。 二、初读课文,读懂大意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wèi yìnɡ 三、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四人小组合作理解课文意思,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查看工具书; 2、向人请教; 3、看注释; 4、联系上下文; ……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 \ \ 惠=慧 “惠” 通“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假字。 为\设果,果\有杨梅。 杨梅 设:摆设。 设 ( )为( )设果。 杨氏之子 孔君平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对古代文人的一种尊称。 。 含“闻”的成语或诗句: 耳闻目睹 闻鸡起舞 百闻不如一见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小孩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孔\指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机种植基地生产记录表.doc
- 有限元计算中解的收敛性.ppt
- 服装综合纸样设计1绿色1.doc
- 服装设计专业介绍.doc
- 望排除物及小儿食指络脉.ppt
- 本原理概论》绪论及前三章复习提纲.doc
- 机械工程前沿.doc
- 机械工程基础第一章组合体.ppt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6章.ppt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讲稿(第四周).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