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穴市及周边地区史和地理
武穴市及周边地区历史和地理
??发布时间:2011年6月14日 9:1??
【字体显示:大?中?小】 【纠错】 武穴市信访局干部胡雄杰 马克思说:“古代的历史,是城市的历史,是以土地所有权和以农业为基础的城市的历史。”毛泽东曰:“历史不可割断。”建制依于地理,沿革衍为历史。继为沿,革为改,沿革必系于朝代。本文以时间为经线,将武穴及周边地区历史与地理结为一体,博采成篇沿革出,是为其历史之地理,亦为地理之历史。其目的是使我们不仅要知道武穴的今天,还要知道武穴的昨天和前天,继往开来,在武穴这块具有希望的土地上,谱写出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武穴市前身为广济县,广济县前身为永宁县。今武穴市境历史上曾先后以国隶属有英、六、弦、匡、潜、舒、吴、越、楚、衡山、淮南等国;以州隶属有荆州、扬州、江州、豫州、郢州、北江州、西江州、南豫州、雍州、司州、义州、光州、高州、罗州、蕲州、黄州等;以郡隶属有九江郡、衡山郡、庐江郡、武昌郡、江夏郡、弋阳郡、西阳郡、寻阳郡、蕲春郡、齐昌郡、建昌郡、永安郡、义城郡、南新蔡郡、新蔡郡等;以县隶属有蕲春县、寻阳县、九江县、蕲阳县、柴桑县、齐昌县、苞(褒)信县、安宁县、新蔡县、永宁县、广济县等。
目?? 录一、上古至东晋?? (一)先秦以前 (二)楚汉相争(三)两汉(四)三国(五)两晋
二、南北朝(一)南朝刘宋(二)南朝萧齐(三)南朝萧梁及北齐(四)南陈及北周三、隋唐及五代十国(一)隋朝(二)唐朝(三)杨吴及南唐四、宋元明清(一)北宋(二)南宋(三)大元(四)大明(五)清初(六)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革命五、中华民国(一)辛亥革命及护法运动(二)北伐战争及大革命(三)土地革命战争(四)抗日战争(五)解放战争六、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二)十年文化大革命(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七、武穴地理(一)地质构造地理(二)远古水道地理(三)山川湖泊地理(四)气候及资源地理(五)区位地理(六)人文地理(七)现今行政区划地理一、上古至东晋(一)先秦以前据考古学家在武穴境内大金镇尺山遗址发现,远在新石器时代的3000-5000年以前,武穴就有人类活动。《史记夏本纪》载,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荆州东境的大别山麓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即英山、六即六安一带),扬州西境之九江是为舒国、潜国辖地,故今武穴市境先后当属英、六和舒、潜等国地。公元前655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是为仙居县光山。轪县故城(今浠水西南四十里巴口下)古隗性子爵弦国。颛顼之裔在光山境建有黄国,黄州属黄国地,公元前648年被楚所灭。公元前646年,楚灭英。前622年,楚灭六。楚穆王五十一年(前615年),群舒叛楚,楚派军镇压,控制了淮南江北地。公元前608年,楚灭舒蓼。楚庄王十三年(前601年),楚镇压了再次叛楚的群舒,与吴越三国定盟,将群舒之地(巢湖以西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划为楚之东部疆域。楚共王十七年(公元前574年),楚灭舒庸。楚东六、蓼、英、舒、潜等国,系吴楚争衡之要地,原为吴之属国,后均为楚所灭,属楚地。吴王寿梦十六年(前570年),楚共王出兵伐吴,兵至衡山(今黄冈市),揭开了吴楚百年相互攻伐的序幕。楚康王十二年(前548年),楚令尹屈建伐舒鸠,灭之,成为楚之与国。楚昭王五年(前511年),吴伐取楚之六、潜。鲁定公四年(前506年),吴王阖闾以孙武为统帅,伍子胥为副帅渡淮河,出隘而西,与楚军令尹囊瓦相会于大别山,在柏举(今麻城柏子山与举水间)大败楚军,是为柏举之战。吴楚争战相持阶段,伍子胥屯兵于阖闾山,地在阳新县安乐里。西周时,大别山南麓曾建有匡国,国灭后此地称匡山,与庐山隔江相望,总称为匡庐。有称蕲春周代称蕲国,查无历史资料。此间今武穴西北境当属弦国地,东南部当属潜国境。西周之际,汉水以南皆百越(鄂国为扬越人所建),扬越域括今黄石,楚地不到今大冶,故今武穴市地境属周王朝扬越境(今黄石西塞山为吴楚两国边界)。春申君(黄歇)相楚,受淮北十二县之封。以其地介于蕲春、申息之间,故曰春申。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尽属越,会稽、九江(治所今安徽寿县)、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是也。其后今武穴市境又有较短时期由吴转属越国境。进入春秋中期,楚地已濒今九江,楚成王时,大冶铜绿山成为囊中之物。楚宣王时,楚灭邾(今山东邹县),俘其民,徙其君于黄国境立之,故曰邾也,是黄冈名邾之由,地在今黄冈西120里之新洲区邾城镇。楚国东侵,武穴地归楚境。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越无疆伐楚,楚大败之,楚越争战,楚占越江北故地。楚怀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06年),楚灭越,设郡江东。接着秦楚争战,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拔西陵(故城在黄冈西北一百二十里之邾城镇,为古西陵国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