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ppt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本章共有两节内容,第一节行动中的依法调解有六个部分分别是: 1、行动中的法与民事调解; 2、书本上的法:依法调解原则; 3、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案例介绍; 4、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差异描述; 5、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形成的原因:差异解释; 6、余论 以上是教材的结构排列,我基本上按照这个排列讲解,但由于这节内容在我看来与社会学结合的比较紧密,并且是在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后增加的内容,所以,有必要有更多了解。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第一节 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 一、行动中的法与民事调解 在前面的课程里,我们学习过法的执行的模式,被总结出两种:即法律模式和社会学模式,在法律模式中,法的执行严格依法进行,有什么样的法律规定,就会有什么样的现实法律秩序,这时候看书本上的法和行动中的法没有区分的意义。 但在社会学模式中就不同了,法律不是唯一的对执行过程有影响的因素,而仅仅是其中之一。社会环境同时也会影响法律的执行,从而导致了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的不同。 二、书本上的法:依法调解原则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我国当代的人民调解制度萌芽于土地革命时期,成型于抗日战争时期,确立于建国初期。1953年4月第二届全国司法会议决定在全国有领导有计划地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把这项工作定性为人民司法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基层党政组织发动群众和吸收人民群众进一步参加国家政权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1954年3月22日当时的政务院颁布了《人民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通则》。 ? 1982年,人民调解被载入宪法的第111条第二款,其后《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婚姻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规范都将人民调解制度纳入其中,从而确立了人民调解工作较高的法律地位。 1989年6月17日,国务院颁布《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对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工作原则、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细化,[5]成为了人民调解法颁布以前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最高指导文件。 1999年初,在第四次全国人民调解工作会议上,司法部将人民调解工作的方针调整为“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建立起适应解决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大调解”工作机制。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2007年国务院将《人民调解法》的制定纳入本年度立法计划,司法部制定《人民调解法》草案并征求民众意见[7],标志着人民调解制度法律化的开始。 ?2010年8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的通过,正式以专门的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地位。 人民调解制度的特征和作用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特征 1、法律性。首先,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法律制度。 2、自治性。人民调解制度是一种群众自制解决纠纷的制度。 3、广泛性。人民调解制度作为我国的群众自治性制度,具有很强的广泛性。 4、民主性。人民调解制度作为人民群众自行解决矛盾的民主自治制度,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 1、和平化解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2、缓解司法机关压力,节约司法成本。 ?3、抑制矛盾激化,减少恶性案件发生。 4、加强对公民的教育 ,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5、联系群众与政府,有利于政府职能改革。 ?6、为我国民主法治建设提供社会和理论基础。 三、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人民调解员素质偏低,专业性和中立性较差。 ?(二)人民调解工作欠缺制度保障 (三)组织制度设置不够科学。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三、案例介绍 时间:2000年 案由:退婚纠纷 事实:女方17岁,经介绍与男方订婚并收取彩礼18000元,后按当地习俗举办了“婚礼”,但因为未到法定婚龄没有领取结婚证。又因女方家债务较多,不断找男方家要钱导致关系破裂,女方家提出退婚,男方同意但要求女方退还彩礼,女方以没有结婚证、婚姻不成立为由拒不退还而发生纠纷。村支书上门调解:你不退彩礼就是借婚姻索取财物。女方同意退还一半,男方反对,要求全退。后女方家到公安局报案称:女儿失去自由,被男方家锁了起来,公安局不管就会出人命的。公安局到现场了解到男方对女方很好,认为女方家报案不实,就再不管这事了。 女方家看到村支书不支持,公安局又管,觉得自己确有不对,便不再提出退婚要求,但提了一些附加条件,男方都答应了,双方和好,生了儿子。 四、差异描述 第九章 行动中的民事调解法 所谓差异描述是指调解的实际活动与依法调解之间的差异,正是种差异构成了行动中的依法调解原则

文档评论(0)

ozprb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