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緒論-臺灣大學圖書館公開取用電子書.doc

第一章緒論-臺灣大學圖書館公開取用電子書.doc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緒論-臺灣大學圖書館公開取用電子書

PAGE PAGE I 目 錄 緒 論 1 1.1何以需要有緊急應變計畫 1 第二章 緊急應變計畫之規劃與建立 3 2.1緊急應變計畫之要素 3 第三章 緊急應變器材之評估 15 3.1 前言 15 3.2可燃性氣體/毒氣偵測警報器 15 3.3氣體檢知器組 16 3.4空氣呼吸器 17 3.5氣密式A級化學防護衣 18 3.6非氣密式B級化學防護衣 21 3.7非氣密式C級化學防護衣 22 3.8進火場用防護衣 22 3.9耐化手套、圍裙及鞋靴 23 3.10防塵、防毒口罩及面罩 26 3.11吸液棉 26 第四章 緊急應變教育訓練及演練 27 4.1前言 27 4.2緊急應變教育訓練 27 4.3緊急應變演練 30 4.4緊急應變演習作業流程與範例 33 第五章 危險物及有害物之應變原理 40 5.1 前言 40 5.2 危害物質分類 40 5.3第1類:爆炸物(Explosives) 41 5.4第2.1類:易燃氣體(Flammable Gas) 44 5.5第2.2類:非易燃氣體(NON-Flammable Gas) 47 5.6第2.3類:毒性氣體(Toxic Gas) 49 5.7第3類:易燃液體(Flammable Liquid) 51 5.8第4.1類:易燃固體(Flammable Solid) 55 5.9第4.2類:自燃物質(Spontaneously Combustible) 57 5.10第4.3類:禁水性物質 59 5.11第5.1類:氧化性物質(Oxidizer) 62 5.12第5.2類:有機過氧化物(Organic Peroxide) 65 5.13第6類:毒性物質(Toxic,Poison) 67 5.14第7類:放射性物質(Radioactive) 70 5.15第8類:腐蝕性物質(Corrosive) 73 5.16第9類:其他危險物質 76 第六章 應變指揮系統 79 6.1前言 79 6.2指揮官的產生與指揮權轉移 79 6.3指揮官職責 79 6.4指揮官的養成與訓練 81 6.5指揮要領 83 6.6指揮中心的建立 84 6.7指揮站所位置與裝備 85 參考文獻 88 第七章 緊急疏散之規劃與執行 93 7.1 前言 93 7.2緊急疏散時機 93 7.3 疏散路線規劃 93 7.4 集合地點選擇 94 7.5 疏散工具 95 7.6 人員清點 95 第八章 緊急應變計畫實務 97 8.1前言 97 8.2緊急應變政策 97 8.3緊急事故管理規則 98 8.4緊急應變計畫書 98 8.5緊急事故演習計畫 107 8.6結論 107 參考文獻 107 第九章 合宜有效之緊急應變計畫 108 9.1 前言 108 9.2 應變計畫書審查變更時機及程序 108 表 目 錄 表3.9 防護材質之測試表(表中時間單位為分) 25 表4.2-1滅火隊教育訓練需求表 28 表4.4-1演練模式架構圖 34 表5.1 危害物分類(中國國家標準(CNS 6864 Z5071)) 41 表6.2-1災害等級及指揮權轉移表 80 表6.6-1 第一階段應變指揮中心編組與工作職責 89 表6.6-2 第二階段應變指揮中心編組與工作職責 90 表8.4-1事故型式與影響等級分類表 103 表8.4-2職責分配表 103 表8.4-3可燃性/易燃性物質火災、洩漏應變指引表 107 圖 目 錄 圖2.2-1初期應變組織架構圖 11 圖6.6-1 緊急應變組織架構 87 第一章 緒 論 1.1何以需要有緊急應變計畫 任何事業單位不論其運作的特性為何,都希望事業單位內的一切運作,不管是生產製程或是人員的行為,均符合其當初設計規劃時的意圖,因為任何非預期事件的產生都會使事業單位遭到損失。這種損失也許是輕微的短暫停工,也可能是重大的災害損失。但是事實上由於事業單位在例行運作的過程中,有二種因素會造成事業單位的意外事故。第一種為內部因素,這種因素通常是由於機具設備零件的可靠度或員工的行為失誤所造成的。第二種因素為外在因素,例如異常自然天候之侵襲如颱風大水,或事業單位外部關係團體或個人的壓力如圍廠抗爭或炸彈恐嚇等。 意外事件的發生常會對事業單位造成極大的損失,有時甚至波及事業單位以外之群眾人員或財物。民國八十五年到民國八十七年間,國內發生的一些重大意外事故包含華邦公司三廠、聯瑞電子公司、天下電子公司、中油公司、北宜興業公司、南亞公司仁武廠以及大東樹脂公司等。這些公司由於意外事件所造成的直接財物損失高達二百億新台幣,間接損失可能高達直接損失的五倍以上,此外因意外事件所造成的人員傷亡更會造成很多人無法恢復的損失。為了要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每一事業單位都自有一套防止發生意外的對策,也就是有一套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