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选修地理专题27自然灾害与防治题组演练.doc

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选修地理专题27自然灾害与防治题组演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选修地理专题27自然灾害与防治题组演练

自然灾害与防治 题组1 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 1. 2016·贵州名校联盟 东北地区有连片多年冻土分布,河流发育。近年来该地区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和危害越来越大。下图为东北地区泥石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读图分析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东北地区河流较多,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水;地势起伏大,山麓沉积物多,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因而泥石流多发。 答案:东北地区冻融作用强烈,土层松脆;河流发育,山麓冲积扇沉积物较多,为泥石流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多低山丘陵,地势起伏大;降雨集中,多暴雨;河网密布,汇流速度快,易形成洪水;春汛致使山体下滑。 2. 2016·太原模拟 下图所示区域地处我国四川西部断裂带。2014年夏秋季节,该区域出现多次降雨。图中虚线所示范围为降雨过后某种地质灾害边界范围。 分析图示地质灾害的成因并指出其对图中河流的危害。 解析:该地质灾害分布在陡峭的山坡上,应该是滑坡。成因结合图文中信息:坡度、断裂带、多次降雨等回答即可。河流位于山坡位置,滑坡会造成河流水流中断,形成堰塞湖,在降雨背景下易出现洪水灾害。 答案:山地地形,坡度大,地势陡;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雨水下渗和冲刷,诱发岩体下滑,形成滑坡。岩体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洪水灾害的隐患增大。 题组2 水文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 3. 2016·荆州模拟 下图所示为我国南方河流R河中游某段,该河段雨季水位常在40米左右。此时,该地河谷平原易发生涝渍灾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简析R河河谷平原雨季易发生涝渍灾害的原因;并提出治理该地涝渍灾害的措施。 解析: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该河谷中部等高线的数值大于两侧,说明河谷中部高、两侧低,因而雨季时两岸支流的河水无法汇入干流,在河谷两侧的洼地汇集,形成涝渍灾害。在干支流修建水库、涵闸等工程措施是有效的措施。 答案:河谷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低;雨季时R河水位上涨高于两侧低地,两岸的支流无法自排入河并有R河倒灌的河水进入;径流在河谷两侧的低洼地汇聚,形成涝渍灾害。在干支流的上游兴修水库、植树造林;在各支流河口修建涵闸和人工排水设施。 4. 2015·湖北六校联盟 下面图甲是我国网友绘制的强降水引发的城市灾害的漫画,图乙为这种灾害的解决分析。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图甲漫画中反映了城市出现的是哪种灾害?此灾害多发生在什么季节?结合图乙分析引起这种灾害的主要原因。 解析:考查洪涝灾害。该漫画反映了城市内涝的问题,主要发生在夏季。主要是城市绿地面积较小,路面硬化下渗量减少,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从而导致地表径流增加,引起内涝。 答案:城市内涝。夏季。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管道老化;城市路面硬化,雨水下渗量减小,导致地面径流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减小,湿地遭破坏导致蓄滞洪水的能力降低。 题组3 气象灾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与防御 5. 2016·吉林检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干热风又称“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我国北方冬麦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干热风一般出现在5月初至6月中旬,此时正值华北、西北及黄淮地区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时期,干热风导致植物蒸腾急速增大,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而减产。 材料二 华北平原近50年来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 如图所示 。 描述华北平原年平均干热风日数分布特征;并提出华北平原减轻干热风危害的具体应对措施。 解析: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要先总体、后个体 即特别之处 表述。材料一中提示会带来干旱和风,则要合理灌溉和营造防护林,另外也可从作物品种角度分析。 答案:中部日数多,南北部少 或北部日数多,南部少 ;平原中部偏北处日数最多,东南部最少 或北部日数中间多周边少,南部西多东少 。营造农田防护林;选用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改革耕作制度、栽培技术;施用化学药剂,提高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 任答三点即可 6. 2016·河南十校联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 随着陕西交通,特别是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大雪以及降雪天气给陕西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和人们的出行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下图示意陕西省暴雪频率空间分布。 描述陕西省暴雪频率空间分布特点,并为陕西交通运输应对暴雪提出可行措施。 解析:特点的描述要注意从整体变化趋势、极值出现的位置等角度分析。加强预报、减少出行、加强路段的管理等是有效的措施。 答案:特点:全省暴雪频率呈明显的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全省暴雪频率南部差异大,北部差异小。宝鸡北部和榆林最低,商洛、安康、汉中的东南部最高。 措施:了解降雪出现频率,注意气象部门发布的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在中雪以上降雪天气尽量减少出行并注意交通安全;交通管理机构加强雪天监测,适时封闭高速公路,以减少降雪带来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