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环境分析作业 内容 铅的来源 毒性 环境化学行为 检测技术 1.1土壤中铅的来源 铅是自然界常见的重金属元素之一。 土壤中的铅 人为来源 以及采矿和金属加工业等 主要是大气降尘、城市垃圾的污泥土地利用 自然来源 主要来自矿物和岩石中的本底值 1.2植物中铅的来源 铅进入植物的过程,主要是非代谢性的被动进入植物根内。 1、栽培的植物利用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铅,当土壤中的铅浓度增加时,也会使植物的铅含量增高,所吸收的铅主要集中于根部, 2、通常散布在空气中的铅也可以通过叶片上张开的气孔进入叶内。 3、除植物根部吸收铅外,还可通过树皮或叶片进入植物体内。 总之,植物对铅的吸收和积累,决定于环境中铅的浓度、土壤条件、植物的种类、叶片大小和形状等。 1.3饮用水中铅的来源 饮用水中的铅主要来自河流、岩石、土壤和大气沉降。 含铅的工业废水、废渣的排放以及含铅农药的使用也能严重污染局部地面水或地下水。 由于“酸雨”的影响,城市或工业区的饮用水的pH值较低,酸性水是铅的溶剂,它能缓慢溶解出含铅金属水管中大量的铅,进而污染水源。 1.4食品中铅的来源 管道和劣质陶瓷器皿运输、盛装和烧煮食品,可造成铅对食品的直接污染。 食品中铅的来源 铅锡焊罐是食品重要的铅污染源,特别对炼乳、婴儿果汁等婴儿食物造成严重污染。 食品中铅的来源 1.5人体中铅的来源 人体中的铅有多种来源和通路,就土壤生态环境来说,当土壤中含有高浓度的铅时,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途径可能有: (1)直接吞咽污染土壤或者呼吸含铅尘埃; (2)粮食、蔬菜等对污染物的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这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人体铅的主要来源; (3)水污染,任何土壤污染均有可能造成水污染,而饮水污染亦是人体铅的来源之一。 环境中的铅化合物,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体内,如果是液体铅化合物也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主要途径 上图表示了铅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主要途径。由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传输、沉降是土壤外源铅的主要传输途径。空气中的铅主要通过远、近程传输沉降进入土壤。 城市大气中铅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污染 化妆品的大量使用 蓄电池的使用 使用含铅汽油的汽车尾气 2铅的毒性 ? 神经毒性 ? 铅是神经细胞分化的抑制剂,用铅处理体外培养的神经星形胶质细胞,会导致细胞部分丢失,神经特异性酶活性下降,儿童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对毒物敏感性更高。 ? 心血管毒性 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不仅引起血压增高和高血压,还能引起心血管系统机能不良甚至心血管系统疾病。 ? ? 肾脏毒性 肾脏是铅毒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之一,多年的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研究都已证明铅中毒可引起肾脏损害。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对铅的肾脏毒性更加敏感,铅暴露还可能引起铅中毒性痛风。 ? 生殖毒性 生殖系统极易受到环境污染物的影响,铅可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对生殖功能产生暂时或永久性的损伤。 ? ? 免疫毒性 毒理学研究显示铅在低浓度(血铅10μg /dL)下就能产生细胞毒性及对淋巴细胞的损伤,尤其是对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抑制迟发型超敏反应,影响细胞因子和抗原呈递细胞的代谢。这些改变会增加哮喘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危险,降低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 致癌性 在动物模型中,铅具有明确的致癌性,能引起大鼠和小鼠的肾脏肿瘤,尤其是肾皮质小管上皮细胞癌,与脑部肿瘤的关系也密切相关。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论与动物实验结果不太一致,认为其与肿瘤发生的相关性较弱。 3铅的检测技术 铅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在各种物质中的含量受到严格的限制。 常用的微量铅的检测方法包括二硫腙比色法、极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能量色散 X 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并对各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做了评价。 3.1二硫腙比色法 优点:设备投入少 缺点:操作繁琐;使用剧毒试剂,产生二次污染;且检出限高,灵敏度低,可靠性差,易受其它金属元素比如 Sn 等的干扰,只适用于批量样品的粗选。 3.2极谱法 优点:设备较廉价,检测速度快,操作简单。 缺点:检出限偏高,重现性较差。 3.3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优点:仪器价格较便宜,且样品的前处理较简单,检测速度较快,检出限低,稳定性较好。可以用来准确分析铅含量为 1 μg/kg 以上的样品。 3.4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EDXRF) 优点:样品制备简单,可以进行无损测试,检测速度快,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选。 缺点:仪器价格昂贵,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差,限制了该仪器的广泛使用。 3.5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优点:操作较简单,测试速度快。 缺点:检出限较高,只能适用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儿危重症的识别和评估.pptx VIP
-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标准.pdf VIP
- 智慧树 知到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2024最新版) 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空间坐标系习题.doc VIP
- SMC电动执行器 控制器 驱动器(使用说明书) AC伺服电机驱动器 (对应SSCNETⅢ H)LECSS2-T(语言 中文)用户手册.pdf
- 新型敷料在不同类型伤口中的应用.pptx VIP
- 中国陶瓷鉴赏与器物陈设超星尔雅学习通答案100分最新版 .doc VIP
- 企业知识产权-相关方需求和期望控制程序2023.docx VIP
- 针刺伤不良事件分析讨论.pptx VIP
- 15J401 钢梯国家标准图集.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