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 鉴赏词意:从意象入手, 把握词作空阔苍凉的意境,孤独悲愤的词人形象,描述词作的画面;了解辛弃疾的生平,揣摩典故,理解诗人报国无门的愤懑。
2. 鉴赏艺术手法:景物烘托, 动作暗示,用典传达。
3.梳理古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咬文嚼字,想象画面,词眼提挈,知人论世,意象解词,以诗解诗,揣摩典故,朗诵传情等等。
教 学 重 点
鉴赏词作“登临意”及其表现方法。
教 学 思 路
学生试读和质疑——鉴赏意象——鉴赏典故——归结全词,入情朗诵
主要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教 学 课 时 一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领起 聆听,稍作引导。
教师“无为”而始,尊重学生宝贵的原初体验,据此调整教学行为。
【活动一】
学生诵读,初谈体会,质疑。 引导学生质疑,进入对诗歌主旨的探究。
二、鉴赏诗歌意象,解读“登临意”。 老师根据学生的初步感知,或顺水推舟,或投石激浪。
(一)细细品味词句 (景物烘托登临意, 动作暗示登临意)
点拨
1.第一句要点:诗中描绘的景象及其感受
空阔清远。悲凉感,孤独短暂感。
2.第二句要点:倒装、移情的写法。或解词,或翻译,或诵读,让学生有所发现。
解词入手:解释“玉簪螺髻”。
揣摩倒装的作用:强调愁恨。
提问引起思考:谁在献愁供恨?愁恨何来?
3.第三句要点:意象的暗示义,及“游子”身份的内涵
落日,时光流逝感和国运衰微感。断鸿,孤苦无依感。江南游子含义:北国南来; 南来投闲置散,并无归属感。(引入相关背景资料。)
4.第四句要点:吴钩和词人动作的意象的内涵
1)以诗解诗细说吴钩:
——理解吴钩意象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2)想象画面: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辛弃疾
雕弓挂壁无用 --辛弃疾
长剑铗,欲生苔--辛弃疾
3)体味“看了”“拍遍”动作
“看了”,当看过、看完讲,想象:看了又看。“拍遍”,不仅拍,而且拍遍,到处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
小结: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英雄不遇,悲愤激切。
【活动二】
学生自主发现,说说妙处,说说疑惑。
循“法”得“意”,理解登临意的同时,懂得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整体想象画面,把握意境。小结上片。
1.小结上片板书
指导和范读:进入情境,化身词人,注意技巧。
例如: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深沉悲凉,“江南游子”四字可以稍起,和后面处理相应)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悲愤无释处,激切,高亢,昂扬。之后有意停顿)无人会,登临意。(低而沉着,深深吐出,不宜表现得纤弱)
3.拓展联想
一腔报国心,“无人会,登临意”,在此,辛弃疾道出了古来有为者的一种伟大深沉的孤独感。
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展开讨论。回答同学的疑问。补充、延伸、修正同伴的见解。
【活动三】
片段赏而读,读而赏。读读想想评评。
课堂上实现多重有效对话。
借助诵读帮助鉴赏的深入,通过鉴赏提升诵读的水平。懂得怎样读,懂得为什么要这样读。
(三)引导把握词眼:“登临意”三字在全词的作用——提挈与转换。
本环节(环节二)教学目的大约分四个层次:
(一)训练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二)培养学生整体想象的能力。(三)提高依据词眼、章法把握词意的能力。(四)读、赏互动,同步提高。
三、品味典故,深入探究、理解词人复杂深沉的“登临意”。
(一)引导揣摩用典(作者借典故抒发登临意)
1.点拨要点:张翰许汜皆愿意过一种个人安适的生活,作者借此表现不求安适,不为私利,壮心许国,矢志北伐的意愿。
再借桓温表现流年似水,功业无就的沉痛。
2.引导关注评说典故的词语,如“休说”“怕应羞见”“可惜”。
3. 引导学生感受“可惜流年”之痛。
首先,老师评述“流年之痛”,渲染蓄势。然后,提问此词是辛弃疾早年还是晚年作品。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随机生成板书二:
【活动四】
典故的一般学习:
1.根据注释明白典故的原意。
2.揣摩“评说典故之词语”中蕴涵的情感。
3.在上两步工作的基础上思考用典的意图。
【活动五】
“流年之痛”的深入探究:
1.首先,一般会误答。
2.然后,结合注解推知词人此时为35岁,正当壮年。
3.接下来,探究正当壮年的词人有流年之痛的原因:往前看蹉跎12年;往后看,国事不堪,壮志难酬。学生在情感和现实的对比中,深悟虽当盛年,现实残酷,功业无就的沉痛。 让学生在失误和疑惑中,兴致盎然地探究学习,综合词句意义、写作背景、词人身世以及注释等信息,获得对“登临意”全面、深刻的理解,领悟典故学习的一般方法。
在“竟然这样”—“原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7 句子衔接与排序.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8 概述与拟写.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3 记叙文主题与标题.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4 记叙文词、句、段的理解与品析.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5 记叙文人物与写作手法.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7 说明对象与特征.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8 说明顺序与结构.doc
- 【聚焦中考】2017版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1讲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ppt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19 说明方法与语言.doc
- 【聚焦中考】(河南地区)2017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20 议论文论点、论据与论证.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醉花阴》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8课《拿来主义》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三单元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2课《再别康桥》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教学设计.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第一专题《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课堂实录.doc
- 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九专题《定风波》教案.doc
- 歌曲:Traveling Light《轻装前行》.doc
- 关于高中物理选修3-5的教学建议.doc
- 广东省广州市2017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论述类文本阅读05.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