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你们最喜欢的诗句是哪一句?说说理由。 思考讨论: 1.词的上阙中有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这里仅仅是写景吗?除了写景外还写到了什么? 下阕 本词的艺术特点 一、把上片的悲凉沉郁与下片的雄劲豪放融成一体; 二、明暗虚实巧妙结合——明写自然景物,暗写红军的革命精神,实写行军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娄山关的激战; 三、以景传情,景情并茂——这首词所取景物逼真而又典型,极富表现力,极能传情,它以写景发端,以写景收束,感情浓烈,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四、既炼字又炼句,以此构成意境,深化主题——词中的“碎”、“咽”是炼字的范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则是炼句的典型,它们都构成了典型的意 境,深化了词的主题。 1934年2月25日凌晨彭德怀亲自带兵急行军借着月色向娄山关挺进,与黔军在红花园遭遇,敌军仓皇应战,败退关口。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 26 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 27 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 28 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 3000 人,是遵义会议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略转折。 本词写于2月26日娄山关激战 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 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 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 感. 娄山关,又名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 从画面感知词的内容和意境 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等事物构成色彩浓烈的画面,造成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 暗写景中人,以有声衬无声天色未亮,凄风冷月,红军披星戴月、跋涉风霜,含蓄刻画出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环境里不畏严寒、不怕困难的英雄气概。 3.“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中“碎”、“咽”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碎:细碎,写出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红军行军之急,之速。 咽:停止、断续,写出军号声干涩断续,表现出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显出面临严酷战情成败在此一举的悲壮苍凉、庄严肃穆的气氛。 4.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真如铁”:代用杜甫的《潼关吏》“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比喻娄山关的险固。 “漫道”:表现红军对自然险阻的藐视,对顽抗之敌的鄙视。 “从头”:隐喻遵义会议后,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征程。 表现了诗人无坚不摧、履险如夷的豪迈气概和跨越一切艰险的雄放胸襟。 5.毛泽东认为“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写得颇为成功。你是怎么认为的呢?谈谈你的感受。 描绘了群山如波澜壮阔的大海,夕阳斜照殷红如血的画面,颜色鲜明,营造了气势磅礴、悲壮奇丽的氛围。体现了革命前途虽然波澜壮阔,还会有许多的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也暗示了娄山关战斗的激烈,展示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