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3.第八章第5节.月经过少.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第八章第5节.月经过少

月经过少 诊断要点 症状 妇科检查 其他检查 症 状 每次经行血量明显减少,不足30ml,甚或点滴即净。或经行持续时间仅l~2天,经量亦较少者。 妇科检查 可无明显异常,或子宫略小。 其他检查 垂体、卵巢激素测定有助于诊断高泌乳素血症、高促性腺激素血症;B超、子宫造影或宫腔镜可诊断子宫大小、形态的异常,如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纵隔、单角或双角子宫;有宫腔手术或结核病史的妇女应注意检查有无宫腔粘连或子宫内膜的损伤,宫腔镜或刮取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主要与经间期出血、激经、胎漏和异位妊娠相鉴别。 经间期出血(见经间期出血) 妊娠下血 (1)激经:部分妇女在早期妊娠期间仍每月按时少量行经,称为激经。可见于月经规律者,可有早孕反应,妊娠试验和B超检查有助鉴别。 (2)胎漏(见胎元不固)。 (3)异位妊娠:(见异位妊娠 辨证论治 月经过少的病机有虚实两端。虚者有肾虚和血虚;实者有血瘀和痰湿。若失治、误治,可发展为闭经。治疗重在养血行血调经。虚者补肾养血调经;实者疏通经脉,祛瘀化痰,以畅血行。 一、血虚证 主要证候 经血量少,经色淡红,质稀薄。伴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经行小腹绵绵作痛。舌淡红,苔薄。脉细弱 证候分析 阴血亏乏,冲任气血不足,血海难以满溢,则经行量少,色淡质稀;血虚不荣肌肤则面色萎黄,血虚上不能荣养清窍则头晕眼花,血虚心神失养则心悸气短,血虚经行胞脉失养则小腹绵绵作痛,舌淡红苔薄,脉细弱均为血脉虚损不足之象。 治 法 : 养血调经 方 药 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 人参 山药 黄芪 白茯苓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方药分析 方中熟地、白芍、当归、川芎四物养血活血;人参、黄芪、山药、白茯苓健脾益气,以资生化之源,气生血长,以气血双补。全方补气与补血并重,有养血调经之效。 若患者面色苍白,贫血较重,则重用黄芪,以速固无形之气,气固则血生;食少纳呆加砂仁、鸡内金、陈皮以行气消滞;经血点滴即止,加山茱萸、枸杞、阿胶以养血填精。心悸失眠加炒枣仁、首乌藤以养心安神。 二、肾虚证 主要证候 经行量少,经色淡黯,伴面容憔悴,头晕耳鸣,腰骶痠软冷痛,小腹凉,夜尿多。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尺脉无力。 证候分析 禀赋不足,肾气虚衰,天癸至而不盛,精血亏虚,血海满溢不足,则经行量少,色淡无光泽;精亏血少,脑髓失养,故头晕耳鸣。腰为肾府,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腰骶痠软冷痛;膀胱、小腹失煦故小腹凉,夜尿多。舌淡脉沉皆为肾虚之征。 治 法 补肾填精 养血调经 方 药 归肾丸(《景岳全书》) 熟地 山药 山茱萸 茯苓 当归 枸杞 杜仲 菟丝子 方药分析 方以菟丝子、杜仲补益肾气,熟地填补肾精,山茱萸、枸杞滋养肝阴,茯苓、山药健脾和中,当归养血调经。全方兼顾肾、肝、脾三脏,且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有补肾填精,养血调经之功。 若小腹凉,夜尿多,手足不温,加仙灵脾、巴戟天、肉桂、益智仁以温补肾阳;若五心烦热,舌红者,加女贞子、玄参、龟板胶以滋养肾阴;若咽干口燥,潮热汗出,加天花粉、知母以养阴清热。 三、血瘀证 主要证候 经血量少,色黯红,或夹有小血块。小腹胀痛不适,经行后痛减,或伴胸胁胀痛,腰骶疼痛。舌紫黯,有瘀斑或瘀点。脉沉涩或沉弦。 证候分析 瘀血内停,冲任不畅,故经行量少,色黯有块;瘀在小腹,气机受阻,则小腹胀痛,经行后瘀阻稍缓则痛减;瘀在胸胁、腰骶故胸胁胀痛,腰骶疼痛。舌脉均为血脉瘀滞之征。 治 法 活血化瘀 养血调经 方 药 桃红四物汤 桃仁 ,红花, 熟地,川芎,白芍,当归 方药分析 若胸胁小腹胀满,加枳壳、香附、川楝子以行气止痛;小腹冷痛,加肉桂、炮姜以温经通络;若咽干口苦身热,加黄芩、丹皮以凉血活血;若神疲乏力,加黄芪、人参、白术以健脾益气。 四、痰湿证 主要证候 经血量少,色淡红,质粘稠或夹杂粘液。形体肥胖,胸脘满闷,倦怠乏力,或带下量多。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 脾虚运化失常,水湿不化,聚而成痰,痰湿阻滞冲任胞脉;气血运行受阻,则经行量少,色淡。痰湿随经血下行,则经血色淡,夹有黏液;痰湿壅盛则形体丰满;痰湿停留于经脉,阻碍气机则胸脘满闷,倦怠乏力;痰湿下注任带则带下量多。舌脉均为痰湿内停之征。 治 法 燥湿化痰 活血调经 方 药 二陈加芎归汤(《万氏妇人科》) 陈皮 茯苓 当归 川芎 香附 枳壳 半夏 甘草 滑石 方药分析 方以陈皮、半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枳壳、香附行气,气行则痰化;滑石化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