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另一种读法:召唤一座幽灵宅院.docVIP

《百年孤独》的另一种读法:召唤一座幽灵宅院.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年孤独》的另一种读法:召唤一座幽灵宅院.doc

《百年孤独》的另一种读法:召唤一座幽灵宅院   哥伦比亚作家达索?萨尔迪瓦尔的《马尔克斯传》是一本以老宅开头又以老宅结尾的书。它的开头第一段是:“1952年3月初,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随母亲去阿拉卡塔卡镇,出售他诞生于斯的外祖父母的老宅。这次故乡之行,正像多年以后他再三说过的那样,也许是他文学生涯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1这本传记以《百年孤独》大获成功收束,在全书的最后一段,作者再次强调指出,马尔克斯的写作是为“‘返回’阿拉卡塔卡镇的老宅,返回流逝的时光”,“进入那些长年累月游荡于老宅的幽魂的国度,并与他们和解”。本书原名《回归本源》,它的叙述主线便是将马尔克斯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描述为一次朝向童年的回溯,年岁的增长与心灵的回顾构成一种“交叉跑动”,如同T. S.艾略特在诗中所言:“我们将不会终止我们的探寻,?u我们所有的探寻的终结?u将来到我们出发的地点?u并且将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地点。”   如此为马尔克斯写出《百年孤独》的前半生定调体现了传记作家对传主言论的尊重。马尔克斯曾坦言,《百年孤独》产生于他着魔般的想回外祖父母老宅的念头。与大幅拔高《百年孤独》的象征含义相比,马尔克斯自己可能更倾向于一种平实的解释。在1983年的访谈录《番石榴飘香》中,他说:“评论家在小说家的作品里找到的不是他们能够找到的东西,而是乐意找到的东西……《百年孤独》根本不是什么一本正经的作品。”“我只是想艺术地再现我童年时代的世界。”2在同一本书中,马尔克斯提到了童年的宅院对他刻骨铭心的意义:“我记得最清楚并经常回忆的不是我家里的人,而是我和我的外祖父母曾经居住多年的坐落在阿拉卡塔卡的那幢房子。至今,它仍然是使我神魂萦绕的一种梦境。不仅如此,每天早晨,当我睁眼醒来,我总感到我梦见自己正呆在那幢房子里。我感到我并不是回到了那儿,而是本来就呆在那儿。”31952年,25岁的马尔克斯和母亲一起去卖掉这所宅院,只是在物理上斩断了和房子的关联,而心理上的联系却贯穿一生。自21岁即已开始的《百年孤独》的写作,可以视为对这一精神性债务的清偿。通过写作,马尔克斯试图把自己从关于那座宅院的记忆中解放出来。   从宅院的角度重读《百年孤独》,会打开一些新鲜的面向。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在纵向的时间轴上,一家七代人频繁地更迭,但在横向的空间轴上,空间的腾挪却极其微小,其人物活动的中心地点始终是布恩迪亚家的宅院。自始至终,整部小说可视为一座宅院的兴衰史。在小说开头家族的盛年,这座“雪白如鸽子的新家”得以扩建成形,它在参观者的眼中显现:   建村元老的儿孙们依次参观了摆放有欧洲蕨和秋海棠的长廊,各个安静的房间,弥漫着玫瑰芬芳的花园,最后来到客厅,簇拥在覆盖着雪白床单的新奇发明周围。4   在小说结尾,随着人事凋敝,这座宅院已经成为动植物的领地,人只能活动在有限的“石灰圈出的领地”。家族兴盛,则宅院清新;家族败落,则宅院颓丧。有一两次,宅院的女主人试图重振家族,总是从翻新、打扫宅院开始。宅院里不变的空间存在承载了一圈圈时间的锈迹。它们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见证了光阴的流逝:上校的金银器作坊,数代人沉浸其中的智者梅尔基亚德斯的房间,女眷们刺绣聊天的秋海棠长廊,两代蕾梅黛丝夺走男人性命的浴室,注视着两代布恩迪亚死去的栗树。宅院的修建者和维护者乌尔苏拉漫长而稳固的存在,使她在建筑学意义上成为宅院的一部分。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她已经失明,但还能凭借记忆、声音、气味,像正常人一样在宅院里走动、操持家务。这个永恒的女人,已经融入宅院,成为承受布恩迪亚家族动荡不安的男人折腾的屏障。   这座宅院的原型便是马尔克斯魂牵梦萦的阿拉卡塔卡镇的老宅,10岁以前他一直生活在那里。《马尔克斯传》收录了建筑学家复原的外祖父母宅院的平面图(得到马尔克斯的确认)。从图中可以看出,门前有两棵巴旦杏树,院中有一棵栗子树,贯穿中心地带的是一条秋海棠长廊,长廊两侧分布着会客室、银匠作坊、餐厅、卧室、食品储藏室、厨房等功能区块,房屋布局与《百年孤独》中死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回家报信的“血线”流经的路径吻合:   一道血线……从紧闭的大门下面潜入,紧贴墙边穿过客厅以免弄脏地毯,经过另一个房间,划出一道大弧线绕开餐桌,沿秋海棠长廊继续前行,无声无息地从正给奥雷里亚诺?何塞上算术课的阿玛兰妲的椅子下经过而没被察觉,钻进谷仓,最后出现在厨房,乌尔苏拉在那里正准备打上三十六个鸡蛋做面包。5   马尔克斯正是以外祖父母的宅院为蓝本来想象《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的房子。这幢老宅之于他,如同孕育想象力之蛋的鸟巢一样重要。   钱穆先生在《鬼与神》(见《湖上闲思录》)一文中,曾从心理学角度解释“鬼”的想象的出现。从前的世界过于静止不变,“居住的房屋,一样地一辈子居住,卧室永远是那间卧室,书房永远是那间书房”,坐的椅子,吸的长烟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