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乡事琐记(两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乡事琐记(两题).doc

乡事琐记(两题)   剃头劫   杨中德是个剃头匠,手艺堪称一绝,尤其是他那“跳三刀”,让人肌肉透爽,骨节麻酥,惊险中带着刺激,吸引了不少顾客。   所谓“跳三刀”,即他在给人剃完头,刮完须,修完面后,用那把磨得锋利、锃亮的剃刀,从顾客头顶瞬间跳至颈椎,又从颈椎跳至背脊,再从背脊跳至尾椎。此组刀法极具连贯性,似行云流水,意到刀到,干净利落。刀锋过处,如三个急骤的雨点,在微风的伴送下落到地面;又若鼓棰敲打出的三个节奏,前呼后应,刚柔相济,演绎出力与美的结合。只要被他的跳刀一弹拨,人顿时神清气爽,容光焕发,大有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   一到夏天,前来请杨中德剃头的人就特别多。有的刚剃头不久,才冒出一点绒毛,就又来找他剃。杨中德心里明白,他们其实不为剃头,而是专门来享受他那“跳三刀”的。   李树良是剃头最勤的一个,每月都去,有时一个月还要剃两次。他只要哪一个月不去找杨中德剃头,心里就堵得慌,比害病还恼火。杨中德每次给他剃头,都十分细心,也比给其他人剃头用的时间长。一般来说,他的“跳三刀”只重复三遍。而独独对李树良,每回都是跳六遍。剃完头,还分文不收。李树良不解,问他何故如此?杨中德抖抖围裙上的乱发,笑嘻嘻地说:都是本村人,收啥钱啊?李树良问:那其他人不也是本村人吗,为何你要收钱?杨中德避而不答,转身回屋烧水去了。   后来,李树良终于搞明白,原来杨中德看中了他的二女儿。那时,杨中德只有三十岁出头,李树良的二女儿也只有二十多岁。单从年龄看,倒也挺般配,但李树良死活不肯将女儿嫁与杨中德。虽然,他觉得杨中德人不错,手艺也好,但到底是个剃头匠,属于下贱营生。   自从李树良拒绝了杨中德当他女婿后,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再去剃头,迎面撞上,也躲躲闪闪。倒是杨中德觉得没啥,看到李树良,还跟从前一样热情,主动打招呼,问长问短:树良叔,怎么不见你来找我剃头了啊,你看你的头发,像松针样,早该修剪修剪了。找个时间过来,我给你剃剃。一席话,说得李树良脸滚烫,心里像着了火。   李树良终究还是离不开杨中德的“跳三刀”。过了几个月,他又去剃头。杨中德照旧给他剃得很认真,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剃完头仍是不收钱。李树良坚持要付,推来推去,杨中德还是不收。李树良说:中德,你人好,手艺也好,可以找个更好的女子做婆娘的。杨中德一听这话,赶紧说:树良叔,咱不谈这事,不谈这事,只剃头,只剃头啊。   李树良也就再不提此事,仍旧每个月按时去剃头。   两年之后,李树良的二女儿嫁人了。女婿仍是一个理发的,在镇上开了一家理发店。又过了一年,杨中德也娶了婆娘,邻村一个张姓女子。人虽长得不如李树良的二女儿俊俏,倒也勤劳、顾家,还煮得一手好茶饭。   有了女婿这个新型理发师后,李树良就再也没去找杨中德剃过头。一是他觉得自己女婿都是理发的,如果还跑到别人那里去剃头,会遭人议论,说他胳膊肘朝外拐;二是女婿的理发店比杨中德家里的条件好,采取的是睡式洗头,还有专门的服务员服务。洗完头,还要按摩按摩,揉揉肩,捏捏胳膊,比神仙还惬意。   李树良在村里到处宣传女婿的理发技术,动员大家都去镇上理发。只要说出他的姓名,即可享受八折优惠。村里几个妇女果真去了,一去就弄了些离子烫和爆炸式回来。从村里走过,完全像是从电视里走出来的。随后,更多的男男女女都跑去李树良女婿的理发店理发,什么?h油、漂染等,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一时间,村里刮起了一股“发型流行风”。村头覃大才的婆娘五十岁了,头发有一半“挂了霜”,她趁赶场时,去理发店染了一次发,还塑了个波浪式发型,人顿时年轻了十岁。回到村里,老公都认不出她来了。当天夜里,覃大才搂着婆娘亲了又亲,要了她三回还嫌不够。覃大才说:老子活了大半辈子,夜夜搂个黄脸婆,今夜总算有了搂城里女人的感觉。   村民都到镇上去理发后,杨中德的剃头生意自然就萧条了,十天半月都没人找他剃头。只偶尔遇到有新生婴儿要剃胎毛,或临终之人剃毛发,人家才会想起他来。杨中德也才由此意识到自己是个剃头匠。   他婆娘见剪子和剃刀都生了锈,劝他不要再干这个行当,安心种地过日子,可杨中德始终不情愿。有一回,婆娘偷偷地把工具给藏了,杨中德暴跳如雷,要拿菜刀砍人。婆娘怕了,不得不将工具交还给他。   没事的时候,杨中德会把剃刀找出来磨磨,对着阳光照照,用一块毛巾包裹好,放在家里最隐秘的角落。   这一放,竟放了二十几年。   直到前不久,这把跟随他大半生的剃刀,才重新派上了用场。   李树良弥留之际,非要叫女儿将杨中德请来。他要最后享受一回“跳三刀”。杨中德的手艺还是那么好,一点都没回潮。别看他二十几年没拿过刀,却天天在心里操练着。他已经修炼到手上无刀,而心中有刀的化境。当最后那一刀稳稳地落在尾椎上时,李树良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杨中德用手在他鼻前触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