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尼雅失落的文明.doc
尼雅失落的文明
和田团结广场的南端,庄严矗立着一个由石头堆砌的石碑,石碑上用篆体镌刻着八个大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大多数和田人都知道,这八个字临摹于民丰县尼雅遗址的出土文物汉代织锦。而对于尼雅遗址所承载的历史和其自上世纪初发现以来的沧桑变故,未必有多少和田人能够说得清楚。尼雅遗址被中外史学界喻誉为“东方的庞贝”,是和田人的骄傲。作为一名和田人,有必要了解和田自己的历史,当然,更有必要了解尼雅遗址。
依木拉欣与三块木板
历史是喜欢开玩笑的,比如善鄯的甜瓜冠以哈密名;康克尔的岩画冠以桑株名,对此,我深信不疑。历史的一个不经意的玩笑,把被喻为“东方庞贝”的尼雅遗址与一名叫依木拉欣的普通农民联在了一起,而这个联结又是发生在积弱积贫的旧中国时代,这就注定了尼雅遗址自发现之初就劫数连连。
一百多年前,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民丰县还只是一个很不起眼的偏僻村落,在匈牙利裔英籍探险家斯坦因的游记中,被称之为“尼雅绿洲”。在当时的当地,有一名叫依不拉欣的农民,他对于农耕劳作缺乏必要的兴趣,却相信当地关于沙漠中埋有金子的传说,热衷于到沙漠的深处“寻宝”。1900年春季,依不拉欣沿着尼雅河故道再次进入沙漠深处寻宝,在一片连绵起伏的沙丘上,他看到了一座废弃的古老房屋。依不拉欣以为找到了宝贝,禁不住欣喜若狂。但当他翻遍了整个房屋,却只找到一大堆写着奇怪文字的木板,并没有他想要的金子,感到非常的失望。在返回绿洲的时候,依不拉欣从一大堆落满沙尘的木板中随手拿了六块,准备拿回去送给小孩子玩,但在路途当中,依不拉欣因嫌木板太重,而把其中的三块扔在了沙漠中。回到绿洲,依木拉欣把木板送给了小孩作玩具,没过多久三块木板就被毁掉了。
依不拉欣哪里知道,他所发现的古老房屋正是后来被喻誉为“东方庞贝培”的尼雅遗址,而被他扔掉的木板正是被中外史学界所高度关注的?衣?文木简,也正是在他随手丢在沙漠中的三块木板所提供的了线索,匈牙利裔英籍探险家斯坦因才最终发现了尼雅遗址,并从中掠走大批的珍贵文物。这不禁令我想起艾青在他日记中留下的一句话:“蚕吐丝的时候,没有想到会吐出一条丝绸之路来”。从真正意义上讲,最先发现尼雅遗址的不是匈牙利裔英籍探险家斯坦因,而是尼雅绿洲的农民依不拉欣。
奥里尔?斯坦因
写尼雅遗址,是绝不能够撇下斯坦因的。是斯坦因发现了尼雅遗址,并把它推向了世界的前沿,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尼雅遗址因为斯坦因的发现而出名;也是斯坦因疯狂盗掘尼雅遗址的珍贵文物,使尼雅遗址遭受灭顶之灾。因为从尼雅遗址盗得包括?衣?文木简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斯坦因成为了世界顶级考古探险家。
19世纪80年代未,英国少尉军官鲍威尔为追捕罪犯到了新疆的库车,在那里,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份手写文书,这份文书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手稿,为公元五世纪的作品,是用婆罗密字母的梵文写在桦树皮上。这份手稿及发现的其他手稿引起了欧洲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当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在中亚沙漠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埋藏有不少古老城市。十九世纪未,到中亚收集考古文物的风潮在欧洲国家掀起。大批的欧洲探险考古者作为帝国主义势力入侵的先头部队,向包括中国新疆在内的中亚地区纷至踏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旅行家杜?兰斯、俄国考古专家克罗门茨等,他们在政府当局的支持下,从中亚地区掠夺珍贵历史文物。在这股探险风潮的引领下,正在已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担任旁遮普学监职务的奥里尔?斯坦因早已按捺不住到中亚腹地探险的念头。,经过他再三争取,终于于1900年3月取得了印度政府当局的支持,在获得一大笔资金支持的情况下,斯坦因于1900年4月10日,从印度的加尔各答出发,开始了深入中亚腹地的寻宝之旅。斯坦因历时三个月,于7月8日经巴基斯坦从现在的红旗拉普口岸进入新疆南部。
斯坦因是直奔和田而来的。他在1898年8月写成的呈交给印度的建议书中写到:“据历史记载所知,今天和阗地区曾经是古代的佛教文化中心,其起源和特点明显受印度文化影响,近年古代文书、钱币、雕刻等发现已充分说明,经过对这些古遗址的系统发掘,将会得到对于古代印度文化研究极为重要的发现……因此,我计划中旅行的目标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和阗及其周围地区的古代遗址进行考察,寻找能够提示其历史的资料,收集货真价实的古代遗物”。从10月2日到次年的5月1日,斯坦因在和田整整逗留了七个月的时间,其间,他先后考察了约特干古城遗址、热瓦克佛寺遗址、尼雅遗址、安迪尔古城遗址和喀拉墩遗址等和田主要古代遗址,其中最令其兴奋不已的是发现和发掘尼雅遗址。1900年5月2日,斯坦因带着从和田盗掘的满满十二大木箱珍贵文物,从喀什出发,经俄国的费尔干纳顺利返回英国伦敦。
斯坦因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考古学专家,他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和剑桥大学,专攻东方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