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doc

对中日古代建筑的研究   摘 要:很多时候,大家怀着一种很猎奇心理,甚至一种只是随便看看的心态对待古建筑,或许到了许多景点也只是急于拍张照片,对于古建筑本身的历史意义丝毫不懂,这对于古建筑本身和人都是一个损失。   关键词:古代建筑;造型;空间;保护   任何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往往是历史、宗教、民族、地域、气候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与日本也是如此。中日两国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特征、信仰塑造出两国人不同的民族个性,当然也决定了中日古代建筑不同的设计特征。 本文通过对姬路城、金阁寺 、北寺塔以及虎丘进行实地考察来谈中日古代建筑。   一、对姬路城和金阁寺的实地调查   室町时代的代表建筑――姬路城。姬路在日语中指蚕茧,由于姬路城所处的姬山、鹭山两座山岗酷似蚕茧,故沿城方圆一带渐被人们称为“姬路”。它被认定是“日本第一名城”。由于它通体白色,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白鹭城。姬路城地理位置是在兵库县南部,其风格优雅,是日本非常重要的历史名城。   姬路城结构十分严密,且防御工事修筑得精巧。最大的城堡主楼海拔92米,城墙上有打枪的小孔,屋顶上装饰着用来辟邪的■,城堡主楼被独特的系列防御墙精巧地连为一体。白色的灰泥墙,延绵的山峦相互映衬,让人不禁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通过对姬路城堡的考察,我对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姬路城堡有着非常发达的防御系统,至今都保存完好,其中有多处建筑被确认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我不禁惊叹于日本城堡建筑的精致和战略防御的强大。   对于金阁寺,我最初的印象就是来自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金阁寺》。在小说中,作者简直是竭尽所能地想象并描绘了金阁寺的美,他一直在强调,“人世间再没有比金阁更美的东西了”。当我置身其中,虽然只是远远驻足凝望,也被这沉稳、安静建筑所吸引。   一直以来,我都十分好奇,为何其被称之为“金阁寺”,难道它真的全身被金箔包裹着吗?还未曾靠近它,远远的就被其吸引,它全身金色,静谧而又神奇,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就朝它走去。经过调查, 金阁寺的正式名称应该是鹿苑寺。但很不幸的是,通过当地人的介绍与进一步咨询,在1950年,由于一名僧人放火自焚使金阁寺完全被烧毁,而今我们看到的舍利殿是1955年时依照原样重新修复的。12世纪末到16世纪中叶,宫殿、佛寺、神社等建筑形态不断推向全国。此时的日本建筑不断受到中国建筑的影响,当然也有其自己的创造。举个例子,比如在寺庙佛堂中广泛使用天花板,柱子越来越细,枋子成为不可缺少的构件,等等。   二、虎丘与北寺塔的基本介绍与建筑风格   苏东坡曾说过,“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在苏州3年之久,大大小小的古代建筑也去过不少,但我钟爱虎丘。对于虎丘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是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就将他的父亲葬在这里,下葬三天以后,就有白虎踞于其上,所以称之为虎丘。虎丘塔,一座经久不衰、驰名中外的宋代古塔,它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大约五六公里。虎丘塔高约48米,是江浙现存唯一一座始建于五代的七层砖塔。虎丘建在山里,给人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味,而且山门建在山前,形成山藏寺,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简直是妙趣横生。站在虎丘塔下,仰望这历经沧桑却依然雄伟的古建筑,惊叹于古代建筑匠师们的智慧与技巧。考察完虎丘塔,我又紧接着来到了报恩寺。报恩寺是苏州最古老的佛寺,相传是孙权为母亲吴太夫人而建的,古称“通玄寺”。塔重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现大都称之为北寺塔,如今仍是苏州城主要大街的重要对景。报恩寺塔内部为双层套筒,木梯设在双层套筒之间的回廊中;各层之间都有栏杆,底层有副阶。   通过十几日马不停蹄地对中日两国古建筑的调查,我和古代中日的建筑大师们进行了亲切的友好交谈,得到了许多启发与思考。我想:人通过不断努力创造了建筑,那么建筑也反作用于了人。生活在当今世界的我们,何尝不感受到一种幸福呢,既能见证并欣赏祖先呈现给我们的优美建筑,又能去创造更美的现代建筑。不论是古建筑还是现代建筑,都包含着我们的审美与追求,当然也一定成为能我们的精神家园。   三、对中日古建筑的思考   (一)建筑造型的差异   走访于中日两国的古代建筑,使我对两国建筑造型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来谈一谈中国的建筑造型。传统的中国古代建筑造型多以斗拱、飞檐、以及多种形式的屋顶造型为主,从而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例如在建筑造型日趋发展并成熟的秦汉时期,伟大的工匠们修建出如阿房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到了魏晋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在原有的式样中又增添了许多建筑造型。还有如上文所介绍的南宋时期的北寺塔以及虎丘,虽造型巨大,加上檐角高举,但也着实宏伟、壮丽。但与中国稍显不同的是,日本建筑受禅宗的影响造型以简洁严谨著称并且十分能打动人心。纵观日本建筑,在我看来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会到一种质朴的感觉,设计得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