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操作教案.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操作教案

 在抢救呼吸停止时,建立通畅的呼吸道是非常重要的。copass报告一组数字,3年内诊治了5761例伤员,其中131多发性创伤伤员,到达医院前,做了心肺复苏,并静脉输液,其结果如下: 病例娄 建立了通气道 复苏(分) 输液量(ml) 到医院时(h) 存活 30 29 12 2200 7.50 死亡 101 88 20 2800 7.15   该氏结论是,多发性创伤病员的存活率,与现场是否成功地建立通气道有密切关系。 心跳骤停院外复苏技术 复苏技术   人工循环是挽救心跳骤停的首选复苏技术,是指用人工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供应各组织器官养分和氧气以维持生命,是目前复苏急救普遍采用的方法。 (一)如何判断心跳停止   1.触膜颈动脉法:触摸颈动脉是简便易行的方法。采用正确位置,未触到搏动即证实心跳停止。疑有错误时,应检查有无意识、呼吸、瞳孔散大、面紫绀,苍白,再加上,触不到颈动脉搏动,才可判断心跳是否停止。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钟。 方法:①病伤者仰卧位。②颈动脉在男性喉结下2~3cm处,即气管旁软组织得。触摸时,急救者一手轻按病者前额,一手触摸颈动脉。如能触到搏动,则收缩压还不低于8kpa(60mmhg),证明心跳未停止。 ③触摸颈动脉压力不易过重过大,禁止同时触摸两侧颈动脉,以防影响血液循环。④备注触摸颈动脉时,不能压迫气管,以防造成呼吸道阻塞。⑤颈动脉处有创伤或因颈肌肥厚(包括儿童),可改为触摸肱动脉或股动脉。  2.触摸肱动脉法:在肘窝上,于肱二头肌腱上内侧可摸到肱动脉的搏动,此处亦是测量血压时的听诊部位。   3.触摸股动脉法:在腹股沟韧带稍内侧的下方,能摸到搏动则收缩压在9.33kpa(70mmhg)。    4.触摸桡动脉法:桡动脉在腕部的桡骨头的外侧,腕横纹的外上侧,能摸及桡动脉搏动,收缩压在12kpa(92mmhg),但还注意脉率,如>120~140次/分时,提示有大量出血。必须立即采用制止出血措施。 心跳骤停复苏技术   1.胸外心脏按压术:本法是现场抢救时首选方法。①使伤病者平卧于硬板床或平地上,注意保暖。②急救者以左手掌根置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右手压于左手背上,借操作者的体重向脊柱方向带有冲击性地按压, 但绝不能用力过猛过大,因暴力可引起肋骨骨折、心包积血,以能使胸骨与其相连肋骨下降3~4厘米为宜,以间接压迫心脏,接着迅速放松,使胸骨复原,心脏舒张 。③挤压与放松之间的百分比,前者占60%,后者占40%。④按压速度不能过快过慢,成人为80~100次/分,小儿为100~120次/分。⑤按压必须持之以恒,直到有效的心跳恢复为止。 ⑥小儿只用一掌根的压力即可,新生儿只用2~3指的压力即达目的。⑦近来提倡新的心肺复苏术,即在胸外按压的同时,旅行呼吸道加压,其压力>5.9kpa(60cm水银柱),或人工呼吸,可增加颈动脉血流量。 2.人工呼吸: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有条件时应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插管如超过48小时,最好做气管切开,接上人工呼吸机。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频率为14~16次/分。若胸外心脏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二人操作时,需按4~5:1的比例进行,如单人操作,则其比例为15:2。 4.心前区捶击法;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早期,呼吸心跳骤停1分钟内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①伤病者仰卧硬板床或平地上。②急救者用握拳的尺侧(小指侧)距患者胸壁20~30cm处,迅速捶击胸骨中部1~2次,如无效应立刻放弃。  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复苏后,有效的标志是,除可触摸到大动脉开始搏动外,同时也应出现下列脑复苏的征象:   瞳孔由大变小或出现对光反射。   出现睫毛反射。   有吞咽反射。   挣扎的出现。   自主呼吸恢复。 复苏失败的原因   (1)现场抢救不够及时,输送到医院途中,CPR未有效地继续。   (2)技术错误,按压部位不正确,按压力量不足,按压次数过少或过多。   (3)病人呼吸道堵塞。   (4)气胸。   (5)病人心脏原安装人工瓣膜,胸外按压打不开人工瓣膜。   (6)心包腔内大量积液。   (7)病人胸廓明显畸形。 谢谢大家! 心肺复苏 总医院 急诊科 吴秀玲  院外基础生命复苏技术  院外心、肺、脑复苏技术 一、复苏概念   复苏医学是指积极抢救临终状态病员的科学技术和实践复苏包括院外复苏(紧急复苏)、院内复苏(后续复苏)和重症监护。复苏学即复活学。  由于外伤、疾病、低温、中毒、高温、淹溺、电击等原因,致使心跳、呼吸骤停,必须在数分钟内(愈快效果愈好)采取急救措施,促使心脏、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从而保护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故称心肺脑复苏。 这是基础生命复苏支持,即气道保持通畅、人工呼吸和人工循

文档评论(0)

cumhuatg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