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进展总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进展总结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实施进展总结 2009年是实施施课题的第三年,我县按照省省科技厅的总体安排和合同要要求,根据蒙城的生产条件和和技术基础,集成淮北地区旱旱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规程程和技术标准,通过技术培训训、技术指导和社会化服务,,较好的完成了目标任务。 ㈠“一田三三区”小麦增产、增加效益情情况 6月3日,省科技厅组组织有关专家对蒙城县人民政政府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技工程“江淮中部(安徽)稻稻麦丰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范课题淮北地区(蒙城)旱作作茬小麦丰产优质技术集成与与示范专题进行田间测产与考考评,并选择了代表性田块分分别进行了田间测产和实割实实收。 1万亩连片种植的小麦烟农农19和示范区,小麦田间表表现生长整齐一致,熟相好,,产量结构合理,基本无病虫虫害。小麦长势明显优于周边边的小麦生产。 3..3亩烟农19进行现场实打打实收,亩产601.3公斤斤。 3.5亩烟农19小麦进进行现场实打实收,亩产5880.7公斤。另对核心区王王集乡大韦村烟农19小麦随随机选取三块田取样测产,平平均亩有效穗55.3万,每每穗31.9粒,千粒重按440克计,理论亩产705..6公斤,按85%折合亩产产599.8公斤。 19随机现场场取样测产,平均亩有效穗555.4万,每穗29.3粒粒,千粒重按40克计,理论论亩产649.7公斤,按885%折合亩产552.3公公斤。 90万亩辐射区采取理论论测产,共测11个乡镇,330块田,平均每亩45.44万穗,每穗31.9粒,千千粒重按40克计,理论亩产产572.7公斤,按85%%折合亩产486.1公斤。。 项目区由于应用了半精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产量和籽粒品质,增加了农民民收入,减少了环境污染,实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安安全、生态的目标。 ㈡ 增增产增效比较 1000亩,亩产601.3公斤斤,总产60.13吨,亩产产较前三年增产85.59%%,增量27.73吨,增加加效益0.000427亿元元;比非项目区增产25.227%,增产量12.13吨吨,增加效益0.0001887亿元;与项目区去年产量量持平。 1万亩亩,亩产580.7公斤,总总产5807吨,每亩较前三三年增产79.39%,增产产量2570吨,增加效益00.03958亿元;比非项项目区增产27.35%,增增产量1247吨,增加效益益0.0192亿元;比项目目区去年增产2.54%,增增产量144吨,增加效益00.00222亿元。 10万亩,亩产552..3公斤,总产55230吨吨,与前三年相比,增产700.15%,增产量227770吨,增加效益0.350066亿元;与非项目区相比比,增产22.73%,增产产量10230吨,增加效益益0.157542亿元;与与项目区去年相比,增产2..58%,增产量1390吨吨,增加效益0.021411亿元。 90万亩,,亩产486.1公斤,总产产437490吨,与前三年年相比,增产50.73%,,增产量147240吨,增增加效益2.2675亿元;;比非项目区增产8.99%%,增产量36090吨,增增加效益0.555786亿亿元;与项目区去年相比,增增产4.72%,增产量199710吨,增加效益0.330353亿元。 101.01万亩亩,总产498587.133吨。与前三年相比,增加总总产量172607.73吨吨,增加效益2.658166亿元;与非项目区相比,增增产量47579.13吨,,增加效益0.73272亿亿元;与项目区去年相比,增增产量21244吨,增加效效益0.32716亿元。 对本县粮食产业化工程提提供的技术支持作用 1. 宣传引导 每年利利用会议、培训班、广播电视视、印发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优质小麦生产技术术,引导农民自觉种植,科学学管理,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量,为促进优质小麦稳步发展展和质量稳定奠定了基础。 2. 统一供种 粮丰工程程核心区、示范区每年由粮食食补贴项目统一供种,品种为为烟农19等中强筋或强筋类类型,2006年以来全县每每年烟农19面积130万亩亩左右,2008年全县烟农农19面积140万亩,加上上济麦20、皖麦38等,全全县中强筋、强筋小麦面积占占播种面积的96%。 3.. 区域化种植 在品种布布局上,选定适宜品种,每个个乡镇一般确定1-2个品种种,按照“一村一方一品种,,一机一品一播量”的要求,,以村组为单位统一机播,实实现了千亩成方,万亩成片。。最后统一机收,分品种单收收、单打、单储,避免了品种种混杂,保证了商品纯度。 4.氮肥后移 “一田三区区”施肥技术明显改进,传统统的“一炮轰”施肥现象得到到扭转,分次施肥、氮肥后移移、后期叶面喷肥等施肥技术术得到广泛应用。县农技推广广中心抽调18名农技人

文档评论(0)

tfbbs2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