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ppt
提示: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 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1,思考 怎样做才是最有效的灭鼠措施? K的应用 2,思考 怎样做才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提高环境容纳量。 K/2的应用 ①资源开发与利用:种群数量达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再生能力最强——把握K/2值处黄金开发点,维持被开发资源的种群数量在K/2值处,可实现“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从而不影响种群再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K/2 ②有害生物防治:务必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K/2值处(若达K/2值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如蝗虫的防控) K/2的应用 K/2 K值是环境最大容纳量。环境阻力代表自然选择的作用。农、林、牧业生产就是在这个范围内谋求产量的提高,其潜力有一定限制。 总结 通过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数 比较种群增长两种曲线的区别 J型曲线 S型曲线 前提条件 种群增长率 有无K值 曲线 环境资源无限 环境资源有限 保持稳定 先升后降 无, 持续保持增长 有K值 环境阻力 K值:环境容纳量 食物不足 空间有限 种内斗争 天敌捕食 气候不适 寄生虫 传染病等 种群在没有环境阻力的条件下呈现“J”型增长,实际上 是“S”型增长的最初阶段,“J”型增长是一定时间内的 增长方式,最终是以”S”型增长结束,这是生态因素 和物种本身相互影响的结果 时间 种群数量 J型曲线 S型曲线 K值 比较种群增长两种曲线的联系 比较种群增长两种曲线的联系与区别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 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1)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A.内部/直接因素:出生(死亡)率、迁入(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B.自然/间接因素:空间、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自然灾害等。C.人为/重要因素:对野生生物的乱捕滥猎、对种群数量的人工控制等。 (2)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等。 (3)影响结果: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 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的,因此,凡是影响上述种群特征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数量的变化 环境因素 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出和迁入率 种群数量的变化 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增或减 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 * *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什么水平?为什么? 怎样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 种群的数量是怎样变化的? 什么是环境容纳量?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呢? 思考 大肠杆菌的分裂生殖(二分裂) 问题探讨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 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讨论: 1、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2、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Nn=1×2n 解:n= 60min x72h/20min=216 Nn=2216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思考:若亲代个体数为2个,3个,N0个呢?? 为了直观、简便地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的规律,建构数学模型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 数学方程式法 坐标曲线法 是联系实际问题与数学的桥梁,具有解释、 判断、预测等重要功能 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提出合理的假设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种群数量以什么样的规律在增长? 如: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 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下,细菌种群的增长不会受种群密度增加的影响。 观察、统计细菌的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列出表格,根据表格画曲线,推导公式。 Nn=2n N代表细菌数量,n表示第几代 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时间(min) 20 40 60 80 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