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河: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docVIP

流沙河: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流沙河: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doc

流沙河:前面是终点站,下车无遗憾了   人生的苦楚、命运的无常,被他用知识的探求、文化的知趣给一一消解、抵御掉了。   暗幽幽的光线里,流沙河坐在背靠阳台窗户的单人沙发里,慢悠悠地讲着《诗经》,语调平缓得如一条溪流。雨后微凉,他一身收拾得齐整利落,衬衫扣子一丝不苟地扣到最上面一颗,看着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因为眼疾,即使是在室内,他白天都只能背光而坐。   掐指算来,85岁的流沙河已进入耄耋之年。坐着看,这是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头脑却敏捷、锐利得让人赶不上趟。   在2013年出版的《诗经现场》一书中,他像一个老派的绅士侦探,拿着一个放大镜,在故纸堆里查考小学、民俗、礼制,以至天文、地理、动植物学,为现代读者还原出81篇“现场报道”。   “研究这些个东西,我脚得(四川话,觉得)很有趣,脚得很快乐。”回归一个“职业读书人”本色的流沙河安静平和,一派盈盈快乐的自足心态。   “什么事都入心,什么事都不闹心,不存幻想。”和他相熟多年的媒体人何三畏感慨,“一个人应该像沙河先生这样变老,人生才是值得的,也更有尊严。”   “我是旧社会的最后一代人”   去岁九月,流沙河在成都市图书馆有一场讲座。这是他关于唐诗专题的第29讲。现场PPT先打出两首七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两个小时里,满满当当的观众被老爷子的风趣引得爆笑阵阵。“李白同志太骄傲,不会搞人际关系”、“他在凤凰台上看的哪里是风景,是等着皇帝对他的第二次宠幸。可惜啊,中央文件就是没下来――反正,我这里没看出李白的灵魂有多伟大。”至于后一首,那是老人家高适“给被贬官的青年人做思想工作呢”。   观众席上有拄拐的老人、拎着购物袋的中年妇人、白领模样的时尚青年,还有携孩子同来的中年家长。来得稍晚一些的,就只能挤在阶梯上席地而坐。   每个月,流沙河都会到成都市图书馆做一次传统经典的讲座,从《庄子》讲到《诗经》,到汉魏六朝诗歌,再到唐诗,一讲就是5年多,已成为成都市图书馆的一块金字招牌。   “我讲的这些个,就是过去一个读书人应该懂的、最起码的文化常识和素养。”流沙河嘶哑着嗓音解释。这是5年做讲座留下的后遗症,咽喉药从此天天不离手。   “我把这个当作我的义务,我的责任。”流沙河慢慢地说,“因为我是旧社会接受教育的最后一代人。比我年纪大的,活着不多了。”   按一度风行的主流话语,流沙河的人生在18岁那一年被分为两截。前半截属于“旧社会”,后半截则颇为波折:50年代小露锋芒的青年诗人,无产阶级文艺工作者,被毛泽东4次点名的钦定“大右派”;80年代的明星诗人、作家;今天的训诂学者,传统文化的推广者和辩护人。   他原名余勋坦,笔名“流沙河”出自《尚书?禹贡》之“东至于海,西至于流沙”。1931年生于成都,4岁时随家人迁回距省城35华里的金堂县槐树街老家。4岁开始研习古文,在民国时代的公立学校里念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至大学一年级。   那是一个新旧文化彼此交汇、撞击的年代。学堂的国文老师们“规定所有的作文必须用文言文写。我们在课堂里学的,比国民政府规定的《国文教科书》要多得多。”念高中时,他已经背下了《庄子》、《孟子》、《荀子》中的不少篇章,以及曾国藩、桐城派的文章。   这个瘦小、聪慧的男娃娃(四川话)还有额外的“加餐”。念初中时,每天下午一放学,他就背着书包和两个同学到一个前清老秀才家里上课。   流沙河认为,学古文的第一要义就是背诵,记住了会终生受益,“你会用一辈子来消化它、慢慢懂得它,形成一种文化性的人格。”   在四川文化圈里,流沙河的博闻强记远近闻名。他的“忘年交”、四川青年作家冉云飞一向自负于“读书破万卷”,但他把流沙河列入他这辈子见过记忆力最超群的三人之一。   1947年春,他考入省立成都中学高中部。和当时大多数热爱文艺的青年一样,兴趣迅速转向了新文学。巴金的小说、鲁迅的杂文、曹禺的戏剧,还有艾青、田间、绿原的诗歌都让他沉迷。他开始向报纸投稿,陆陆续续发表了十来篇短篇小说、诗、译诗、杂文。   一个崭新的世界于1949年到来。以最高分考入四川大学农化系后,流沙河再也按捺不住热情,就读半年后就离校投身“创造历史的洪流”。先在《川西农民报》任副刊编辑,后调到四川省文联,任创作员,又任《四川群众》编辑、《星星》诗刊编辑。   此时的流沙河是一名积极、上进的青年文艺工作者,用诗歌、散文、先进人物事迹报道讴歌着社会的新面貌。   庄生,儒生,一个新书生   1956年,25岁的流沙河到北京参加完全国青年创作会议。在回成都的火车上,他有感于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写下了一组以花草、树木为主题的现代咏物诗,大意是革命者不能够光是一个螺丝钉,还要坚持自己的个性和认定的真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