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新1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庞朴 学习目标: 明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理解文章的论述特点:由浅入深,逻辑性强(先阐释概念的含义,再论述两者的辩证关系);抽象事理与形象说明有机结合。 了解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学会辩证地分析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 背景介绍 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外流文化让我们目不暇接,外来技术的先进性,外来管理的科学性,外来物质的丰富性,让部分人产生了眩晕,以致有人认为“月亮还是外国的圆”,他们全盘接受外来文化,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当然,也有不少人从改革开发以来出现的享乐、腐败、道德沉沦等现象里提出了“回归传统”的口号。看得出,本文是针对这一系列现象有感而发的。 讨论思考: 比较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两个概念,从文中找出语句理解其概念、特点并举例。 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理解本文的结构 结构 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本文的结构实际上可以浓缩为: 品位鉴赏 为什么说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 文章为了说明传统和文化的辩证关系,文章采用小标题式,分别写了“传统文化”“文化传统”“财富和包袱”。先用较大的篇幅阐释“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两个概念,详细说明了“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特点,从而指出文化和传统是财富和包袱的辩证关系,这样写有何好处? 结合举例思考文章如何把抽象事理转化为形象的语言表达的?(举例见课文) 传统存在着两重性,既有其保守的一面,不易变化的一面,也有其与时俱进的一面,尽管这种变化是渐进的,相当缓慢的。保守的一面,是由传统本身的惰性所决定的,而可变的一面,是指不同文明之间不断接触、碰撞,从彼此拒斥,相互攻讦,到最终实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成为新传统,带来新变化。如果一味迷恋传统,认为祖上传下来的一点也不能动,就会排斥外来文化,传统就成了包袱;如果正确认识传统,能辨识其积极的有意义的部分,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与自身融合到一起,传统就成了财富。 使结构清晰、说理透彻,由浅入深。先从要说明的概念入手,详细阐释清楚概念的内涵,使得后面的说理深入透彻,水到渠成。 例一:用服装和文物作比喻,说明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从而强调应辩证地看待传统。 例二:用“蜜蜂”和“蜂蜜”来与“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类比,说明其差别之大,形象生动,一目了然。 感悟探究 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时代的产物,已落后与当代的发展形势,应当废止、摒弃;有人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要全盘吸收。你对此有和看法?试谈一下。 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而不要一概而论。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部分。如:封建的宗法观念、三从四德、吃人理教,都是束缚人们思想的封建桎梏,要坚决剔除。而传统文化中的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和智慧是我们优秀的遗产,这些传统文化则要继承并发扬。 观察下列几组图片, 参看图片说明,运用本文的有关论述,将每组图片综合起来思考,谈谈你的理解. 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片段。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关于孝心的一句名言,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段不少与此无关250字的议论性文字。 * * 高一语文备课组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 举例 特点 概念 比较对象 自读课文 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团结奋进 不可捉摸、无处不在、惰性、渐变性 (民族精神) 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文化传统 民族服饰、古典诗文、生活习俗 时代性、民族性(文化遗产) 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传统文化 举例 特点 概念 比较对象 文化传统 传统文化 (传统)总——分——总(两重性) 教师提示 发表见解 四合院就是房屋从四面“合(拢)”过来。四合院除了正房必须朝南,还有个“左厨右厕”的老规矩。 第一幅画 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造的住宅小区。围墙内是一幢幢别墅和公寓房,都有墙分隔。 第二组画 文章小结 课后练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茶中己亥杂诗.ppt
- 复件陋室铭.ppt
- 23幽径悲剧(银娅娟20141226).ppt
- sj82p18.ppt
- 9﹡人的高贵在于灵魂.ppt
- 错过杨.ppt
- 蔚蓝的王国3.ppt
-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1(自制).ppt
- 父母的心城关.ppt
- 20041011160936.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