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药疹大课.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疹特点: (1)好发于小腿,对称分布。 (2)呈散在或密集分布的红色瘀点或瘀斑。 紫癜型药疹 下一页 * 1. 皮疹特点: (1)多见于面部及胸背部。 (2)呈痤疮样皮疹(粉刺、炎性丘疹、丘脓疱疹等)。 2.一般无全身症状。 痤疮样药疹 下一页 * 分两类: 1.光毒性红斑(phototoxic erythema) 2.光变应性发疹(photo allergic eruption) 光感性药疹 下一页 * 1.光毒性红斑 局限于曝光部位,与晒斑相似; 可见于任何人; 内服光感药物如补骨脂后,吸收中波及长波紫外线较多,达到一定能量时,产生对细胞的损伤。 下一页 * 返 回 2.光变应性发疹(photo allergic eruption): 见于曝光及遮盖部,多呈湿疹样; 少数人发生; 药物在光的作用下转变为抗原性物质,引起的变应性药疹。 * 1.皮疹与多形红斑型相似,但严重。 2.特点: 粘膜损害严重; 中毒症状明显,可伴肝肾功能障碍及肺炎等,病情险恶。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下一页 * 1.皮疹特点:弥漫性红斑,表面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似浅二度烫伤。 2.中毒症状较重,粘膜受损明显,多伴内脏损害表现。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下一页 * 1.皮疹特点:皮肤弥漫性潮红,表面鳞片状或落叶状脱屑,手足部手套或袜套状剥脱。 2.常伴粘膜损害、浅表淋巴结肿大、内脏受损等症状。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下一页 * 护理问题 药疹知识的问题 发热:感染与药物热的可能 皮肤的完整性 预防感染 皮疹的恢复 * 护理措施 宣讲药疹的相关知识并在病历上注明 饮水及输液,促进排泄 注意体温的变化 相关器官的护理 消毒 室内温度及湿度的调节 注意病情变化,与医师沟通 * 过敏性休克 因为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导致机体产生休克的一种疾病。 * 临床表现 休克的表现 * 治疗及预防 1.立即抢救,并注意生命体征 2.皮下注射0.5%肾上腺素0.5~1毫升或/和地塞米松5~10毫克 3.保持呼吸道通畅 * 护理问题 预防或处理呼吸道 注意生命体征的平稳 * 护理措施 立即通知医师并准备抢救 停用所有可疑的过敏药物,并尽快封存 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平稳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以及地塞米松,并可加用其他抗过敏的药物 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尽快建立静脉通道 * 保温 记24小时出入量 在醒目的地方标明过敏药物 * 药 疹 (Drug Eruption) * 一、药疹概念 下一页 * 任何一种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药疹,常见的有: 二、病因 ①抗生素类 ②磺胺类 ③解热镇痛类、抗痛风药 ④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 ⑤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 ⑥中药 下一页 * (一)变态反应 三、发病机制 速发型变态反应(I型) 细胞毒型变态反应(II型) 免疫复合物型反应(III型) (二)非免疫性反应 效应途径的非免疫活化 过量反应 蓄积作用 迟发型变态反应(IV型) 下一页 光毒性反应 * 四、临床表现 轻症药疹 重症药疹 下一页 * (一)固定型药疹 (三)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 (二)荨麻疹型药疹 (四)湿疹型药疹 (五)多形红斑型药疹 (六)紫癜型药疹 (七)痤疮样药疹 (八)光感性药疹 轻症药疹 下一页 * (一)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二)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三)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重症药疹 下一页 * 五、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服药史。应详细了解起疹前3周内的用药。 2.有一定的潜伏期。变态反应性药疹首次用药的潜伏期为5-20天,重复用药在1-2天内发疹。 3.发疹突然,多全身性、对称性分布。 (除固定型药疹外)。 4.鉴别相同症状的其它皮肤病。 5.确定致敏药物: 下一页 * (1)根据过去服药史,有无药疹史,此次用药与发病的关系,以及所发疹型最常由何种药物引起等加以分析。 (2)试验方法确定致敏药物:有体内试验(皮肤试验和激发试验)和体外试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琼脂弥散试验、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皮肤窗试验)两类。 下一页 * 六、治疗 (一)治疗原则: 立即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药物(交叉过敏),停用非必须药物(多元过敏); 促进致敏药物的排出; 应用抗过敏药或解毒药; 注意交叉过敏或多元过敏。 下一页 * (二)轻型药疹 1.抗组胺药:选择1-2种口服,如扑尔敏(4mg tid)、赛庚啶(2mg tid )等。 2.非特异性抗过敏药:如10%葡萄糖酸钙10ml iv qd等。 3.口服中等剂量泼尼松(30~60mg/日),待皮疹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4.局部外擦粉剂或洗剂,糜烂及渗液部位用3%硼酸液湿敷。 下一页 * (三)重型药疹 包括全身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及大疱性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