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一语文《不自由,毋宁死》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不自由,毋宁死》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背景知识】
????关于作者
????帕特里克·亨利, 美国革命时期杰出的演说家和政治家。《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脍炙人口的演说在美国革命文献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其时,北美殖民地正面临历史性抉择——要么拿起武器,争取独立;要么妥协让步,甘受奴役。亨利以敏锐的政治家眼光,饱满的爱国激情,以铁的事实驳斥了主和派的种种谬误,阐述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此,“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独立而战,这篇演说也成为世界演说名篇。
关于演讲辞
????演讲辞:演讲辞是在某一特定场合(群众集会或某一会议)发表讲话的文稿。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要有鲜明的针对性。要根据不同的听众和演讲目的,确定演讲的题目与中心,确定演讲选用的材料,确定文章的详略。
????第二,要有鼓动性。要针对问题,紧紧围绕中心,选取一个最能说服听众的逻辑顺序,包含真挚的激情,运用生动的语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达到打动听众,鼓动听众的目的。
????第三,要有可说性、可听性。语言要通俗易懂,形象,口语化。多短句,多用积极修辞手法,达到生动、吸引人的目的。
????另外,演讲辞在结构和写法方面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在文章的开头,或开门见山,直陈己见,或故意发问,引人思考,或巧作婉言,从旁切入。主体部分,要围绕中心展开,使听众能抓住要领,展开时或逐层深入,或分成几个方面一一阐述,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在每一层次或每一方面的开头处,往往先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段的要点,段尾再加以重申,并且段落与层次之间要注意过渡与衔接。结尾部分,要么概括演讲的中心,使之强化,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么发出号召,指明方向;要么留下问题,发人深思。
【阅读指导】
????北美洲的原始居民为印第安人。从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采取剥削、压制的政策。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殖民者采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企图维护其宗主国的地位。1774年,英国颁布了诸如关闭波士顿港、增派英国驻军、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权、确立英国对殖民地的司法权等法令,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中的一些温和派和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帕特里克·亨利与之相反,属于激进派人物,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换取独立。1775年3月23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他义无反顾,登台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演讲。
????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为了使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十分注意策略,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方法。
????演讲一开始,他先对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表示了钦敬。接着话锋一转,说明自己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截然不同的观点,并非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事关国家存亡的重大问题时,不能缄口沉默,很自然地转到坚持斗争、反对妥协的观点上来。
????亨利对议会中主张和解的保守派的心理了解得十分清楚,直截了当地指出他们“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心理倾向,批评他们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然后,以“我只有一盏指路明灯,那就是经验之灯”领起,详尽陈述求和的历史事实与大兵压境的严峻现实,逐层批驳和解妥协的思想,用连续的问句启发人们从对经验的回顾中判断未来,呼吁人们“再也不能沉迷于虚无缥缈的和平希望之中了”,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反复强调“必须战斗”,“我们的惟一出路只有诉诸武力,求助于战争之神”。
????接下来针对“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的畏惧心理,分三层展开说理。先说力量并非指日可待,等待的结果是束手就擒;次说利用自然条件,发动民众为正义而战,任何敌人都无法战胜我们;最后说战争不可避免,我们别无选择!
????随着演讲的逐步展开,亨利的语调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激烈,感情越来越高昂,直到最后,以“不自由,毋宁死”的警句表达了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将整篇演讲推向高潮,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亨利是弗吉尼亚殖民地上最成功的律师之一,他的演讲表现了高超、机敏的技巧。他谙熟口语表达的特点,使用大量的排比、呼告、设问、反问,以及感叹、长短句交错等表现手法,强化了听觉效果。例如,最后一段就连用了六个反问句和设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亨利的演讲极大地鼓舞了人们为争取独立而进行战斗的激情,他的演讲结束后,会场群情激愤,“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彻议会大厅。这篇演说词被后人作为不朽的名篇,特别是结尾的警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相关资料】
演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