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戏剧概论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戏剧概论概要

概说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话剧则是20世纪引进的西方戏剧形式。 中国戏曲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曲(一).ppt 第一章 中国话剧 话剧:一种以对白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最早出现在辛亥革命前夕,当时称作“新剧”或“文明戏”。新剧于辛亥革命后逐渐衰落。“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入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和“白话剧”. 1928年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话剧是在本世纪初才由外国传入中国的。1907年由中国留学日本东京的曾孝谷据美国小说改编的《黑奴吁天录》,是中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剧本。 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是后起之秀。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西方列强以武力轰开大清国门之后,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 话剧的起源 中国人最早接触西方戏剧的是一些出使西洋的外交官。稍后,随着中国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侨民涌入中国。上海成为他们主要的聚集地。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戏剧博物馆网站.htm 中国新兴话剧萌芽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年间。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伴随着传统戏曲的改良和文明新戏的崛起,中国戏剧迈出了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第一步。 一、学生演剧与戏曲改良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 剧.ppt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学生演剧.ppt 清末的戏曲改良运动.ppt 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宣传的驱动 “日本之变法,赖俚歌与小说之力” “你看从前法国路易十四的时候,那人心风俗不是和中国今日一样吗?幸亏有一个文人叫做福禄特尔的,做了许多小说戏本,竟把一国的人从睡梦中唤起来了。”(《劫灰梦》) “欧美学校,常有于休业时学生会演杂剧者。盖戏曲为优美文学之一种,上流社会喜为之,不以为贱也。”(《饮冰室诗话》) “采用西法,戏中有演说,可长人见识”(《论戏曲》) “以改革恶俗,开通民智,提倡民族主义,唤起国家思想,为唯一之目的”,“以翠玉明珰,唤醒钧天之梦;清歌妙舞,招还祖国之魂”(《<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 三、“慨清政不纲,愤然弃轩冕” ——汪笑侬的改良京剧 汪笑侬(1858 1918)原名德克金,又名德舜,后自称汪舜,字仰天,号孝侬,满足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聪明,22岁中举,但他无意追求功名。其父给他捐一河南太康知县,因性情刚直,被劾罢职。转而投身戏曲界。曾访汪桂芬告以志愿,桂芬答以“谈何容易”。遂自励奋发,勤学苦练,终于登上舞台。并改名汪笑侬以自勉。汪笑侬是一位集演、编、导为一身的京剧表演艺术家。除去演出京剧传统剧目外,还在自编自演了许多新创剧目。也移植改变了许多其它剧种的优秀剧目,在他新创或改变的剧本里,充满对当时腐败政治和黑暗社会的有力抨击,有激励爱国痛悼沦亡的《哭祖庙》、《煤山恨》,有揭露卖国求荣、讽刺投敌辱节的《桃花扇》、《献地图》,有对当道者无情嘲笑的《受禅台》、《骂阎罗》、《骂毛延寿》、《骂王朗》,有宣扬爱国主义的《博浪椎》,有匡扶道德端正伦理的《马前泼水》、《孝妇羹》,有痛斥汉奸的《柳如是》、《李香君》等等。同时汪笑侬还和上海新舞台的潘月樵、夏月润兄弟等进步京剧演员一起,尝试编辑演抨击时政的“时装新戏”,如《潘烈士投海》、《黑籍冤魂》等,他甚至借欧洲时事纺演了鼓吹“非团结,用铁血主义,不足以自存的洋装戏《波兰亡国惨》 四、春柳社与进化团 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 春柳社 本世纪初以来,日本成了中国资产阶

文档评论(0)

5500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