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ICC致机械性静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CC致机械性静脉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郑学风 袁欣玫 申秋霞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黄岛院区普外科 (266500)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特点,为有效预防护理PICC相关机械静脉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77例PICC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 77例有效患者病例中共发生机械性静脉炎8例,发生率为10.4%。置管后发生静脉炎时间为5~16天,其中6例发生于置管7天内。Ⅰ度度度? PICC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全称是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具有留置时间长,不限制日常活动,并且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药物等对血管的损伤,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1]。[2],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避免了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与组织坏死。PICC在我科化疗患者中普遍应用。但PICC置管在给病人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3]。而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2.6%~9.7%[4]。[5],常发生于穿刺后的7天左右[6]。本研究选取普外科8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讨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 1.资料和方法 ??????? 月至201年月PICC置管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置管前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及有无其他疾病、吸烟史等。记录其置管方法、位置、穿刺次数。对我科2011年9月至201年月PICC置管:置管材料选用美国巴德公司PICC导管,导管型号为4Fr。穿刺血管的选择左右手臂均可,首选贵要静脉,其次肘正中静脉、头静脉[8]。操作过程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置管成功后拍x线正位胸片确认置管均到达要求位置。 ???????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1.3静脉炎的判断标准根据美国输液护理学会对静脉炎所规定的标准[7],度:穿刺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穿刺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度:穿刺局部疼痛、红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PICC所致的静脉炎以局部红、肿、痛为主。度度度 静脉炎组 (n=8) 非静脉炎组 (n=69) X2/t P 置管方式 B超引导下Sedinger技术 1 40 4.27 P<0.05 盲穿 7 29 年龄(岁) 35-49 3 47 1.76 p>0.05 50-69 5 22 性别 男 3 34 0.07 p>0.05 女 5 35 其他疾病 无 7 60 0.26 p>0.05 有 1 9 吸烟 无 6 61 0.26 p>0.05 有 2 8 置管护士职称 主管护师 1 40 4.27 p<0.05 护师 7 29 置管静脉 贵要静脉 6 53 1.92 p>0.05 头静脉 0 2 上臂静脉 0 6 正中静脉 2 8 置管位置 肘上 肘下 穿刺次数 1 7 40 29 4.27 P<0.05 1次 7 66 0.02 p>0.05 2次 1 3 3.讨论 3.1 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9]研究表明,采用B超引导下的se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进而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Royer[10]与Moureau[11]的研究证明,采用B超引导下的se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术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郭洪霞等[12]的98例临床对照试验表明无论是置管1次成功率还是穿刺次数及一次性穿刺到数,采用B超的sedinger技术都要优于盲穿。 3.1.2 穿刺位置对PICC引起静脉炎原因分析 本研究显示,选择肘上穿刺置管引起的静脉炎率要低于肘下穿刺。付阿丹[13]对84例病人的回顾性分析显示,不同部位置入PICC导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不同,肘窝上组病例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要低于肘窝下组的病例,其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2.56%和24.4%。苏英杰[14]与黄石群[15]的研究也表明,肘上组静脉炎的发生率要低于肘下组。在肘窝以下穿刺的时候,手臂在屈伸活动时,就大大增加了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较易引起机械性静脉炎。McMahon[16]认为肘上行PICC置管,增加患者手臂活动度及舒适度。本研究的结果同上述研究相符合,因此在行PICC置管时,尽可能选择肘上位置穿刺。 3

文档评论(0)

lxienc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