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docVIP

“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离,对自然的掠夺越演越烈。地理学科的价值就在于努 力寻求“最好的动力”,强调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时,要 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地 理教学应着力从学生的心灵深处寻求突破口,力求使保 护环境的意识从口号上升至精神和伦理道德,从而有效 促使学生在行动上做到善待自然。 当然,知易行难,要使学生“物理”“事理”和“人理”三 “理”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只要地理教育工作 者坚持践行“知行统一”,必然能促使学生做到“知行统 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就能得以有效落实。龟 在“为己”与“为人’ } Je1 “立德树人”背景下地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a丁生军/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孔子的意 思是指,古代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 现代人学习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换个角 度,如果我们将这里的“学者”看成是今天学校里的教育 对象,那么这句话可理解为对教育目的的阐述。笔者不 揣冒昧,大胆借用其中的“为己”与“为人”来对教育的 目的做一个粗线条的区分:将目的直接指向被教育者自 身的称为“为己”的教育,也被称为“个体价值”的教育; 将教育目的指向被教育者以外的他者的教育称为“为 人”的教育,也被称为“社会价值”的教育。考证历史,近 代以来国家主导下的学校教育目的预设不外乎这两者。 如果说,在工业文明时代,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 养大批量的合格劳动者,人也因此被异化为生产线上的 操作手,并因与无生命的机器“融为一体”而被忽视。那 么,在互联网浪潮扑面而来的今天,我们需要思考育人 的目的究竟是“为己”还是“为人”。 一、“立德树人”与育人 1.时代大潮中的警醒 现今的中国脱胎于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与西方国家 相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的知识文化普及率很低。所 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处于对知识的渴求状 态。在“知识就是力量”口号的影响下,配合大规模的 “扫除文盲”活动,学校教育一度被窄化为识字活动,而 学科教育也同时被窄化为学科教学,其目的在于让学生 完成知识的累积与技能的习得,完全忽视了学科教育的 广阔背景。这样,虽然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承接 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有一定文化基础 的劳动力资源,但被窄化的教育因其偏离了教育的本真 而逐渐被异化。近年来,我们的社会已经品尝到这种片 面强调“知识育人”的苦果了。 再从地理学科的视角来观察最近几年发生的事件, 同样促人反思。zoos年6月10日,黑龙江省宁安市沙 兰镇遭受山洪灾害,一所小学被淹没,117人遇难,事后 建在低洼地的学校被搬迁;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 突降暴雨,位于丰台区的京港澳高速(原京石高速公路) 南岗洼路段积水严重,深达6米,致使几十辆汽车被淹 没,并造成人员伤亡,而当初公路的设计、施工人员都应 该注意到“南岗洼”这一地名所传递的信息……相信无 论在原沙兰镇中心小学还是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 的设计、建造过程中,每一位参与人员都或多或少接受 过地理教育,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地理教育目的并没有 真正彻底地实现。 当今中国,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导 致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物质至上主义等众多 思潮在这个思想还没来得及跟上时代的古老大地上漫 过;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主义思潮也借助互联 网无远弗届的影响力,深刻地改变与塑造着中国人的世 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在传统思想断裂、新思想未能 有效建构的背景下,中国人的思想就如同水藻一般随着 水流左右摇摆,没有了方向。 人们不禁要问:“教育的价值何在?”痛定思痛之后,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到,教育包括学科教育的价值不能仅 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帮助和引导被教育者修德、养 德以及立德。 令人高兴的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 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首次确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立德树人”。这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先”教育理念的深化,也为今后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 了方向。 2.对“立德树人”思想内涵的解读 “立德树人”是我国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而育人是 实现这一任务的基本途径。 “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 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体系之 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 观。十八大将其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中华传统文 化精髓的赓续,同时也是对世界优秀教育思想的吸纳与 发扬。作为反战的旗手,爱因斯坦在反思教育对德国纳 粹思想狂潮形成的影响时,意味深长地说了这样一句 话:“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 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 人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