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高还是树高? 视平线:视点在所视物上的射影构成的水 平线。视点高,视平线就低;视点低视平线就高。 消失点:随视线的扩大,由于视觉差导致 物体的近大远小,同时物体的延长线也汇集在一起来。此延长线的汇集点我们就叫消失点。 画面:即视觉范围里垂直视线的透明平面。三维的世界以二维的形式来展现。 井木林道 霍贝玛 1689年 德加 小芭蕾舞演员 油画 眼睛欺骗了我们,我们也欺骗眼睛一次。我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 透视使人的正常比例可能就发生变化 拉斐尔 雅典学院 * 树高 画面中树离我们近,还是山离我们近? 树 近处的宽,还是远处的宽? 近处 手为什么会一只大一只小? 钳子为什么比房子大? 钳子离我们近 前面的解放军叔叔为什么那么高? 他离我们最近 钢管看上去不一样粗的原因? 离我们近的一端看上去更大 1、通过观看上面的图片发现什么样 的规律没有? 这是我们的眼睛欺骗了我们,自然界的事物不会因我们而改变,这是透视的原因造成的。 透视现象:反映物体近大远小的现象或物体空间中近大远小的视觉变化。 透视原理 人的眼睛观看物象,是通过瞳孔反映于眼睛的视网膜上而被感知的。远近距离不同的相同物象,距离越近的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大,距离越远的则成像越小。这个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 人的眼睛在看事物时,是以视点为原点向前成锥形散开,所以离我们越远看见的事物就越多,越近越少。 消失点 中国画里特有散点透视 透视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多点透视 透视类型: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 平行透视: 当方形物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另一面与画面垂直时,产生的透视现象。?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余角透视)? ? 当立方体二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他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即为成角透视。特征:一是立方体的任何一个体面都失去原有的正方形特征,产生透视缩形变化。 二是立方体不同方向的三组结构线中,与地平面垂直的仍然垂直,与画面呈一定角度的两组线分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消失于两个消失点。 多点透视:有两种情况,一是物体自身存在倾 斜面,比如楼梯、房顶、斜坡等等,即产生倾斜透视,二是因视点太高或太低,产生俯视倾斜透视或仰视倾斜透视。 特征:与画面和地平面都成倾斜的面,有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向上的倾斜线向视平线上方汇集,消失于天点;向下的倾斜线向视平线下方汇集,消失于地点。 有多个消失点 所画物象在视平线以上,呈现上小下大的透视缩形,垂直于地平面的线变成倾斜,并向天点汇集消失 。 消失点 消失点 消失点 消失点 特征: 1、有三个以上消失点; 2、人处于物体的上下或其他角度上(仰、俯视); 3、物体没有透视线与视平线相平行。 所画物象在视平线以下,呈现上大下小的透视缩形,原来垂直于地平面的线变成倾斜,并向地点汇集消失,原来向视平线汇集消失的变线向天点汇集消失。 圆面透视(曲线形体透视):是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在特殊环境中的呈现。 1、正圆透视形是呈椭圆形状,在视平线以下时,上半圆小,下半圆大,不能上、下画的一样大小。 2、用弧线画透视圆时要均匀自然,两端不能画的太尖也不能方。 3、平面圆中上、下、左、右四方是与正方形相接的,透视中的圆形不是这样,它的最宽点是根据与视点的位置而定。 4、距视平线越近,圆形透视弧度越小,反之越大。 5、任何曲线形体需画透视图时,都应纳入透视方形或透视立方体中完成 近大远小,消失点仅有一个—平行透视 向两个方向缩小,有两个消失点—成角透视 向三个方向缩小,有三个消失点—多点透视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