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敬人 未来做纸质书籍会成为一项时尚行业.docVIP

吕敬人 未来做纸质书籍会成为一项时尚行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吕敬人 未来做纸质书籍会成为一项时尚行业.doc

吕敬人 未来做纸质书籍会成为一项时尚行业   吕敬人,这位被奉为国内书籍设计领域具有开拓性精神的人物真的很特别。他自称是个没有什么大理想的人,但净做些富有理想的大事;可以说他是个捧着金饭碗的人,却时常需要人相助;他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灰色,然而他的设计中红色的运用更显得巧妙和有趣;他有一种很强的“玩”的心态,但只要涉及到他的专业领域,又严肃有加……是什么使然?但愿您能从访谈中寻找到自己的答案。   《创意世界》:先说说您是怎么入行的?和家庭影响有关系吗?   吕敬人:我少年时代和做书没多大关系,不过非要说起来也有点关系。我们家兄弟5人,小时候父亲给我们办了个小图书馆,里头有很多老书,需要我们来管理和维护。我那时还小,4个兄长教我做一些修补、装订、包书皮之类的事,那时起我就挺喜欢翻那些泛黄、稍带烟熏味的古装书。父亲经营的是丝绸产业,家里存放着大量的欧洲进口丝绸样品书和设计稿,里面的图形、色彩、构成真是妙不可言。后来赶上“文革”历经红卫兵抄家,这些已荡然无存。   《创意世界》:看来还是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年轻时有什么志向?   吕敬人:1963年我初中毕业没报考上海美校,因为一心想读大学。1966年高三毕业报考了浙江美院国画系,初试后正等着全国统考呢,忽然遇到了“文革”,随后教育部宣布取消全国统一高考招生,进美院深造绘画的梦想就这么被浇灭了。为了远离整日被揪斗、痛苦不堪的父母,摆脱被歧视的“黑七类”子女境遇,我远赴千里之遥的北大荒。“文革”开始后,从1968年至1978年,我在北大荒整整呆了十年。   《创意世界》 :“文革”那段岁月是怎么熬过来的?   吕敬人:生活的艰苦对年轻人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来自精神的压力。在北大荒,因为出生在“黑七类”家庭,招工、当兵、上学的机会都没我的份儿,求知是我最大的奢望。那时我想尽办法找书看,非常年代我居然读到大量的世界名著,如《大卫·科波菲尔》《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飘》等。1973年有一天,我所在的农场忽然“天降”了一位我年少时代极为崇拜的连环画艺术大师贺友直。上海某出版单位的革命委员会以监督改造“反动资产阶级学术权威”之名,将贺老师派到了我们农场搞工农兵三结合创作,我得以有机会与贺老师同吃、同住、同创作了一年,这是我“文革”十年期间最大的幸事。   《创意世界》 :贺老师对您产生了什么影响?   吕敬人:他以对艺术的思索和专业方法论,对生活的细腻洞察力,严谨的创作风格,以及做人做事的率真态度,点拨了我的人生之路。自我从事插图专业创作后,开始懂得怎样去观察生活,设计如何用艺术的视角进行沟通、梳理和归纳。我的书籍设计思路和创作手法许多是从他的教诲中萌发出来的。   《创意世界》 :文革结束后,您开始了与出版相关的工作生涯?   吕敬人:是的。我被刚恢复出版业务的中国青年出版社招入美编室,因擅长绘画,让我从事文学插图工作。以后逐渐进入画封面的创作,就是所谓的装帧。这期间从许多前辈那里学到很多装帧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得到时任中青社美编室主任秦耘生老师的传、帮、带,把我这个门外汉带进这个领域。那个年代有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设计家,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经济条件、思想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都不能全方位介入书籍的整体运筹中,更谈不上触及文本的编辑设计。我所涉及的装帧观念,也仍停留在书的外在封面装饰和简单的版面装潢,固然这也是一种设计创作活动,但从真正意义上讲,与书的整体设计概念还有不小区别。   《创意世界》:您这种有局限性的装帧观念直到什么时候才有了改变?   吕敬人: 1989年,我得到一个到日本讲谈社研修的机会。去日本之前,在日本学习过的宁成春就隆重给我介绍了杉浦康平老师。拜读了杉浦老师的作品和理论之后,我非常仰慕,就向讲谈社申请去杉浦老师那里学习。此后,一有时间我就往他那里钻。结束研修回国后的第二年,我就正式申请去杉浦设计事务所学习,杉浦老师还专门提供了奖学金。那时候他每周都给我讲课,对我的专业指导十分用心,处处对我言传身教。此外,他还刻意传授设计以外的知识,如音乐、戏剧、电影、自然科学,观看各种门类的展览,考察民间文化习俗,对书籍设计以外的艺术修炼是全方位的。在向杉浦老师学习的过程中,我对“书籍设计不是简单的装帧”有了新的深刻体悟。他让我明白所谓书的设计均是经过设计者与著作者、出版人、编辑、插画家、字体专家、印制者不断讨论、切磋、沟通、修正中产生的整体规划过程。我也由此意识到以往装帧观念的局限性,认识到书籍的装帧设计、编排设计、编辑设计三位一体的设计观念的重要性。   《创意世界》 :那么日本这种先进的书籍设计理念是何时、怎样形成的呢?   吕敬人:其实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还一直在讲装帧,当时著名的设计师龟仓雄策就对装帧提出质疑,他说你们只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