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研究性学习渗透日常教学中的研究.doc

关于将研究性学习渗透日常教学中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将研究性学习渗透日常教学中的研究

关于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日常数学教学中的研究 文献综述 引言 对于的中学学习来说,,国家把研究性学习作为正式课程之一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中,这种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同时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活动。  当前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在学科课程之外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其二是在学科课程的课堂上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思想来开展教学。从目前来看,前一种形式比较普遍,后一种形式基础广泛,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教育运动”在欧美国家广泛展开,以杜威、克伯屈为代表的美国教育家,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和“设计教学法”等探究教学的方法。[1]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发现教学理论,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儿童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答案,从而学会“如何学习”。[2] 研究性学习最先发源于美国,在美国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性学习已成为一种有效的、积极的教学手段和策略。美国国家教育经济中心于1988年制定了4年级、8年级和12年级三个层次,英语语言艺术、应用学习、数学和科学四个领域的国家标准。“以项目为中心”和“以问题为中心”两种模式最为普通。美国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与人合作、自主决策等技能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突出以“探究”为特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3] 1995年,法国在初二年级开始进行名为“多样化途径”的研究性学习探索和尝试,强化“个别化教学”,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制度、课程设置、课程定位、性质、实施要求和步骤,都进行了严格的约束与规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4] 日本从2002年开始在小学、初中实行“综合学习”,以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以及将研究性学习法治化。日本综合学习的宗旨是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掌握搜集资料、调查、总结、发表等完整过程,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 ???二、国内研究 1.有关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研究 实践中人们将做中学、发现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看成是一组相关的概念,主要特征极相似,但理论学者对其定义又有较大区别。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陆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发现学习,亦称探究性学习,是指人通过对自然、社会现象或文字材料的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并对这种解释进行交流、检验与评价的过程。(文喆,《人民教育》2000年第12期)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张肇丰,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所谓研究性学习,广义的理解是泛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在目前的实践中,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通常要围绕一个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展开,所以又称之为“主题研究学习”。(胡兴宏,《上海教育科研》2000年第1期) 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包括科学探究(发现学习)、技术探究、社会探究、学习探究等不同的类型。研究性学习也是一种特殊的探究性学习。(李亦菲,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 我国的研究性学习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主张学习是一个反复实践并获得真知的过程,即“学”、“思”、“行”三个环节;在教学中,孔子还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运用启发诱导的方式,即“思”、“辨”、“行”三个方面。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研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源泉。[5] 自建国以来,国家基础教育始终强调课外活动,各地教师不断地进行探索学习的研究和实验。在学术理论方面,《教育研究》杂志于1987年第11期发表了题为《论中学物理的“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论文,《课程·教材·教法》杂志也于1989年第1期发表了题为《运用启发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文章,这就说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被我国一些教师所接受并实施运用。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陕西省于1981年开始并持续至今的“诱思探究教学”试验;广东顺德于1982年开始的“以试验为基础的引导探索”研究等等。[6] 1998年,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开始普及,全国各地都在实践上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积极的探索。上海市1999年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阐述了研究的思路和框架,向中小学生传授一些科学研究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