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说谎的思考黄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学生说谎的思考黄兵

关于学生说谎的思考 作 者:黄 显 兵 单 位:自贡26中学校 时 间:二〇一三年四月 我教的学生中有个叫陈世强的学生,有不良习惯一大堆:骂人、打架、不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捣乱;说到打牌、上网,他得意忘形……。无奈之下向家长“告状”。这时,他害怕了,求我不要打电话。他说父母要离婚,又在外地,有事找外公、外婆。我吃了一惊,父母关系不好,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于是先让他回去。第二天,他主动找我说:“老师,昨天我骗了你,害怕父母知道了会打我的。”我火冒三丈……。 事后我冷静下来,想了一想,我平时对他的批评还少吗?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学会了说谎,是为了逃避责任。还是为了……。在较长时间里自已陷入了深思当中。细细分析原因,发现有孩子方面的,也有大人、老师方面的;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的暴力行为。 一、与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关 1、情绪表现上的不稳定性   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中,最突出的是不稳定性。上午还兴高采烈的,中午也许会垂头丧气,等到下午又兴奋不已。一天之中,情绪会有很大的变化,情绪表现的反差很大。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微小刺激都可能引起情绪上的变化,甚至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情绪就发生了变化。有的同学称之为“无名火”。 2、情绪表现上的强烈性 初中生的情绪特点不仅变化性强,而且变化的幅度大,呈现一种强烈性。 情绪高涨时,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势不可挡;情绪低落时,又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一点 动力。学习、生活中的微小刺激能够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3、情绪表现上的自控能力差 因为初中生生长发育还不健全,心理正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再加上认识上模糊,致使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到情绪的困扰。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多变的情绪,不能使初中生专心做事;强烈的情绪反应容易使初中生冲动;自控能力不足会给初中生带来不良的后果。 4、孩子的错在于缺少责任心。 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班内的学生有的家境很好,也有不少家长曾很郁闷的问我:“黄老师,孩子吃的、穿的、用的都不用愁,读书也只缴20元钱,怎么不肯好好学习的呢?”其实我觉得道理很简单:你的孩子从小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没有负过责任、不知道如何负起责任,享受惯了的他不愿意为负责任而受苦。这样,一来就造就了孩子自私、懒惰没有责任心的品性,二来剥夺了孩子最大的乐趣——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感。为了逃避责任,孩子学会了用说谎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 1、家长的错在于思想意识上。 有家长说,他们的要求孩子总不能做到,该怎么办。现在的社会往往反映出这样一种规律: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到了中学,家长要么过多地关注成绩分数,忽视了孩子的情感,淡化了与孩子的交流,要么以自己水平有限为借口没有正确引导,加上社会上众多诱惑的影响,使孩子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孩子学会了说谎来掩盖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2、家长的错误还在于行为表现上。 在与家长交流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对孩子凶点,不听话打也行……”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习惯用居高临下的姿态训导、批评、斥责孩子,甚至于有的家长对孩子施加暴力。为了不挨打、不挨骂,孩子学会了用说谎来掩盖自已的错误和不足。 三、教师方面的原因 老师的错在于教育方法不当。当学生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是时,由于急于求成和师道尊严的原因,往往会带着情绪批评学生,忽略了学生的真实的情感,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当的言行。这样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学生以生矛盾冲突,又增加了自已工作的难度。为了不让老师和家长失望、指责,学生只能说谎来掩盖自已的错误和不足。 四、如何让自己的学生成为诚实守信的人呢?我认为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家庭、学校之间的沟通,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作为家长,首先要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里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帮助和指导家长走出重智轻德、重养轻教、重言轻身教的误区。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孩子,家长不妨放下架子,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如关爱、理解、尊重、信赖与威信相结合,主动亲近孩子,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共同商量、共同探讨的方式,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既让父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达到教育的目的,又还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在失败中磨练自己,在失败中成长。 2、创设良好的氛围,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能改变人”,好的氛围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

文档评论(0)

fpiaovxing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