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柳树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防治.doc
柳树光肩星天牛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 介绍光肩星天牛的发生规律、产卵及幼虫钻蛀特点,并提出化学防治方法,以为减轻光肩星天牛对柳树的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产卵特点;幼虫钻蛀特点;化学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0-0129-01
柳树是滨水景观常用的绿化树种,其树形优雅,枝条飘逸。光肩星天牛是我国为害柳树的主要天牛种类,在各地为害柳树的时间虽有不同,但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基本相似。目前,国内天牛防治主要有化学防治、物理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手段。景观柳树天牛防治中,化学防治仍然是最常用的、可操作性最强的技术手段。近年来,笔者对镇江地区柳树光肩星天牛进行了深入观察,研究了天牛幼虫不同阶段的钻蛀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了柳树天牛化学防治技术的优化,提高了防治效果,以为各地景观柳树天牛的防治提供借鉴。
1 发生规律
1.1 光肩星天牛分布及其为害的树种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我国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主要为害杨、柳、榆、槭等树种。在国内南至广东、广西,北至内蒙古、黑龙江地区均有分布[1]。
1.2 光肩星天牛的生活习性及危害
光肩星天牛生活史因地域分布而异,在镇江地区2年发生1代,也有少部分跨3个年度。在同一地区,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干湿程度都影响幼虫的生长发育和发生代数[2]。一般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内筑成蛹室,在其中化蛹。成虫羽化后,需补充营养,先在树干上咬成刻槽,然后将卵产在刻槽内。初龄幼虫最初在树皮下取食,待龄期增大后,即钻入木质部危害,一定距离内向树皮上开口作为通气孔,并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天牛幼虫蛀食树干和树枝,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使树势衰弱,受害严重时整株死亡。
2 产卵及幼虫钻蛀特点
2.1 产卵部位
光肩星天牛成虫一般选择在植株较嫩的中等枝干上产卵,当地产卵盛期为7月上中旬。据观察,柳树枝干直径在5~12 cm时产卵较多,主干及小分支上产卵较少。据李海霞等[3]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的研究,在距离树干基部2 m以上的幼虫数量要明显多于2 m以下,这也间接证明了产卵部位多在2 m以上的中等枝干。
2.2 初孵幼虫
7月中下旬是光肩星天牛的卵孵盛期,幼虫乳白色,口器褐色,一般分7个龄期。初孵幼虫在刻槽部位取食受伤的树皮,1~2龄幼虫在树皮和韧皮部取食,形成局部树皮塌陷。
2.3 秋季幼虫钻蛀与排粪
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光肩星天牛幼虫进入3龄期后开始斜向蛀入木质部,先横向渐渐蛀入,后向上方蛀食,再向下方蛀食,形成虫道,有时也回到韧皮部取食,并向外钻蛀排粪孔[4]。天牛幼虫钻蛀部位有锯末屑,部分外观有伤流。
秋季低龄幼虫多位于上部枝条,排粪孔较小,排粪少;树干中下部多为孵化于上年的高龄幼虫,排粪孔较大,排粪多。剥查发现,幼虫常位于倒数第1排粪孔与倒数第2排粪孔之间的虫道栖息。11月气温下降低于10 ℃后以幼虫滞育越冬,少数以卵越冬。
2.4 春季幼虫钻蛀与排粪
4月气温回升到10 ℃以上,幼虫开始活动,高龄幼虫向下钻蛀,由分支逐渐转移至主干。剥查发现,幼虫常位于倒数第1排粪孔下方的虫道内栖息。5月老熟幼虫开始化蛹,6—7月进入羽化高峰。
3 化学防治策略
根据连续几年对光肩星天牛的观察及剥查,针对光肩星天牛低龄幼虫有25~30 d在韧皮部取食的特点,研究人员优化了药种和防治方法,采用树干注药和根部施药防治低龄幼虫、堵排粪孔防治高龄幼虫的策略,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3.1 药剂选择
选择内吸传导型药剂,采用树干注药或根部埋药的方法施用,通过根系或树干吸收,药剂在韧皮部传导。常用药剂品种有吡虫啉、氧化乐果、克百威等。对于处在树干较低部位的高龄幼虫,主要在药剂不能到达的木质部危害,可在每年4月幼虫化蛹前用磷化锌毒杄堵塞排粪孔毒杀。
3.2 化学防治方法
3.2.1 毒签防治天牛幼虫。毒签防治天牛幼虫主要针对高龄幼虫,且空间位置在植株中下部。每年4月中旬至天牛化蛹前为最适宜防治时期,具体时间以看见新鲜排粪为准。先用锥子或铁丝疏通天牛最新排粪孔,再插毒签,然后用黏土封孔,以固定和封闭毒签,增强药效。插毒签时要选择有新鲜排粪的1个或2个排粪孔,黏土封孔必须封闭附近2~3个排粪孔。操作时须戴手套和口罩,以防中毒[5]。天牛危害严重的,在9—10月可用同样的方法再防治1次。
3.2.2 树干注药防治初孵幼虫。因天牛幼虫特别是低龄幼虫空间分布位置较高,不便于人工堵孔作业,采用树干注药方法防治天牛低龄幼虫可以弥补毒签法防治的不足。树干注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