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滨砭石宣传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泗滨砭石宣传资料

泗滨砭石宣传材料 泗滨砭石,产于山东省泗水县泗河之滨,故名“泗滨砭石”,岩石学名为“微晶灰岩”。因其不同用途,称谓也不相同。用于制作乐器,称之为 泗滨浮磬、泗滨磬石、。响石、乐石;用于医疗保健,称之为 泗滨砭石、红砭石、扁鹊石。是一种极为珍贵时岩石品种,且储量极少。 一、泗滨砭石的起源及特征 泗滨砭石,岩石学名 微晶灰岩。据中国地震局专家对泗滨砭石产地的地质勘查和考证后提出陨星撞击说:6500万年前流星雨撞击鲁西南地区,撞击地表岩层后产生爆炸,在高温、高压、等离子环境中,星际物质与地表岩层相互交融、渗透、沉积,形成泗滨砭石。 1.岩石特征 岩石呈不均匀的砖红色,层纹状及斑点状构造,微晶结构,硬度5-6。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大部分呈微晶状,粒径小于0.06mm;局部有细晶集合体,粒度0.1mm左右;含少量石英,微粒状,粒径小于0.05mm。此外,在方解石颗粒 间分布有氧化铁,多为粉末状,包括褐铁矿和赤铁矿粉末。其中,氧化铁使岩石呈砖红色,赤铁矿致岩石呈深红色,黄褐色岩石是褐铁矿染的结果。 经化学分析,岩石中含有硅、钙、镁、钾、钠、铁、铝、钛、锰等氧化物及硫、磷元素和水。光谱分析结果,岩石中含有金、银、铜、铅、锌、铬、钴、镍、钒、钛、锰、锡、钥、钨、铷、锶、锆、铌、铯、铪、钽、钍、铀、钇、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铁、铒、铥、镱、镥、锂、铍、钪、镉、钡等43种元素。包括了诸多贵金属、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有分散金属等元素及轻稀土和重稀土元素。此外,还含有放射活性的元素镭(226)、钍 (232)、钾(40)。 2 .医疗保健原理 泗滨砭石具有较好的医疗和保健作用。用现代医学手段检测,泗滨砭石作用于人体表面可产生红外热像,通过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作用于人体细胞,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泗滨砭石中方解石微晶岩体晶体粒度在0.01-0.06mm之间,故质感细腻,摩擦人体时有较强的舒适感。各种板状砭具刮擦人体一次的平均超声波脉冲事件次数及其频率对比表 材料 平均超声波脉冲事件次数 频率范围(KHZ) 泗滨砭石 3708 20-2000 木鱼石 2480 20-1000 羊脂石 2249 20-1000 青玉 1938 20-800 绿玉 1834 20-800 黄玉 1820 20-800 双色玉 1740 20-700 轴岩玉 1720 20-700 青纹石 1715 20-600 棕石 1680 20-600 昌平花岗岩 1375 20-500 济南辉长岩石 1287 20-500 房山大理岩 688 20-400 水牛角 353 20-200 《各种板状砭具刮擦人体一次的平均超生波脉冲事件次数及其频率对比表》表明,泗滨砭石作用于人体表面产生的红外线频率达20-2000千赫兹,平均超声波脉冲事件次数可达3708次,居现有材质砭具之首。 另外,该岩石中含有钙、镁、锌、铬、锶等多种抗衰老元素以及微量具有放射性活度元素的同位素,经常佩戴和使用泗滨砭石制品,对经络、血脉、皮肤等都有好处,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二、泗滨砭石的应用历史 1. 泗滨磬石 的应用 泗滨砭石又名 泗滨磬石,即用于制作 泗滨浮磬的石材。磬是一种打击乐器,石质板片状,有单磬和数块组合的编磬之分。它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就已进入原始人类的生活。《尚书.舜典》载: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即是先民击磬乐舞,举行大型祭祀活动的场景。后来石磬被用于历代帝王等上层统治者殿堂宴享、宗庙祭祀等活动的演奏乐器。由多块磬组合在一起的编磬与编钟也成为标志帝王之尊的礼器。1978年,在山东省滕州市就出土了一套2400 年前的泗滨编磬”。 泗滨浮磬一词,最早见于《尚书.禹贡》篇: 海、岱及淮惟徐州…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蟥珠暨鱼。在距今4100年前的大禹时期,曾是朝奉的贡品和祭祀用的神器,后来演变为佛家、道家的法器和儒家的礼器。夏、商、周至唐朝申期的两千余年,泗滨浮磬一直被视为是高贵的乐器,并被看作是群音之长,用以警醒帝王、教化民众、和谐人际关系,以达政通人和。从而被推崇为高洁的圣物,吉祥和成功的象征。春秋时期,住在薛国的孟尝君,曾亲自到当时的卞明国(今泗水县)寻取磬石。唐代著名学者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载:今闲有峄山碑,皆新刻之碑也。其文云:刻此乐石。学者不晓乐石之意。颜师古云:谓泗滨磬石作此碑。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改用华阳石替代泗滨浮石制磬。华原磬遭到了白居易的极力反对,并著文加以抨击。他在《华原磬》诗申写到:华原磬,华原磬,古人不听今人听。泗滨石,泗滨石,今人不击古人击。今人古人何不同,用之舍之由乐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