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码照相设备中感光元件技术的发展.docVIP

數码照相设备中感光元件技术的发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數码照相设备中感光元件技术的发展

数码照相设备中感光元件技术的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对于消费级数码照相设备的成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数码照相设备的技术不停歇地高速发展。感光元件是决定成像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不断地技术革新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手机和数码相机作为市场上最常用的数码照相设备,其感官元件一般都是采用CCD或者CMOS。 关键词:数码照相设备,感官元件,CCD,CMOS Development of photosensitive element in digital photographic equipment XueJun Abstract: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mage quality improves higher and higher for the consumer-level digital photography equipment, the technology of the digital photography equipment does not stop the high-speed development. The photosensitive element is the key of the image quality, it innovates without stop to meet the higher demand for consumer. 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digital photographic equipment, the Mobile phones and digital cameras take CCD or CMOS as their photosensitive element. Key words:digital photography equipment, photosensitive element, CCD, CMOS 1.引言 感光元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数码相机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就是感光元件的发展道路。感光材料的革新推动着摄影技术和摄影器材的重大变革[1]。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元件;另一种是CMOS(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器件。该论文主要介绍这两种感光元件的成像原理和技术发展,并对两种感光元件的特点进行比较,以及介绍了CMOS感光元件的前沿技术。 图1 感 光 元 件 CCD和CMOS的成像原理 CCD即电荷耦合元件,是一种感光半导体芯片,被集成在半导体单晶材料上,能够将光学影像转化为数字信号。CCD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CCD 完成曝光后光子通过元件转换成电子电荷包,点荷包顺寻转移到共同的输出端,通过输出放大器将大小不同的点荷包(对应不同强弱的光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缓冲并输出到芯片外的信号处理电路。 图2. CCD工作原理图 CMOS即互补性金属氧气物半导体芯片,也是一种感光半导体芯片。其每个单元电路中含有两个互补的晶体管: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和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CMOS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光子转换为电子后直接在每个像元中完成电子电荷-电压的转换。 图3. CMOS工作原理图 感光元件的发展 CCD的发展 CCD是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新型半导体光电成像器件。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W.S.Boyle和G.E.Smith于1970 年提出[2]。由于CCD可以再较大面积上非常有效、均匀地收集和转移所产生的电荷并低噪声地测量,因此,在过去20年CCD技术一直是可见光子探测和图像捕捉的主要技术[3]。 20世纪90年代CCD主要是将拜尔滤镜装在CCD上,将红色和蓝色过滤掉,使每个像素都接受到感光信号,成像较为丰满。九十年代末,为了跟随对照相设备越来越轻便的要求,CCD的单位面积也越来越小,1989年开发的微小镜片技术,已经无法再提升感亮度,如果将CCD组件内部放大器的放大倍率提升,将会使杂讯也被提高,画质会受到明显的影响。索尼将以前使用微小镜片的技术改良,提升光利用率,开发将镜片的形状最优化技术,即索尼HYPERLINK /view/496937.htmSUPER HAD CCD技术。基本上是以提升光利用效率来提升感亮度的设计,这也为日前的CCD基本技术奠定了基础。同时期3CCD技术开始被使用,其由三片CCD和分光棱镜组成的系统能将颜色分得更好,分光棱镜能把入射光分析成红、蓝、绿三种光色,由三片CCD各自负责其中一种光色的成像,解决了以前颜色不均匀的问题。进入21世纪对于CCD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如索尼公司推出了一种四色CCD,在200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