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化學杀雄剂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油菜化學杀雄剂研究进展

油菜化学杀雄剂的研究进展 张振乾,王国槐,官春云,陈社员 (湖南农业大学油料所, 长沙,410128) 摘要:利用化学杀雄剂进行品种培育研究可有效利用杂种优势,加快育种进程,在油菜育种中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油菜化学杀雄剂及其应用、化学杀雄的生理生化研究及其分子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在杀雄机理方面研究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和建议,为油菜化学杀雄剂研究提供参考,促进其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油菜,化学杀雄剂,雄性不育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 利用油菜化学杀雄剂培育品种是一种新型的油菜育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广泛,它是指在植物雄性器官分化前或发育过程中,喷施内吸性化学药剂,经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阻止花粉的形成或抑制花粉的正常发育,而导致的雄性不育。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①亲本选择范围广。化学杀雄剂(CHA)杂种油菜是通过CHA诱导的生理性雄性不育,不存在像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体系中所要求的恢保关系,因此亲本选择自由,可任意组配杂交组合,有利于优中选优,筛选出较强的优势组合。②周期短。利用CHA可允许直接使用那些已改良产量、抗病性和品性的育种品种作杂交亲本, 不需要较长的时间来进行三系的研制、转育、测试和培育,可在短时间内生产出足够数量的F1代种子。③避免了不育系微粉问题。④可利用F2代的优势,化学杀雄杂交种不存在育性恢复问题,杂交的后代又无育性分离,有实现杂种优势多代利用的可能性。⑤可有效代替人工去雄,大大减轻育种工作量。 此外,化学杀雄剂还可以为单倍体育种、人工诱导孤雌生殖,简化杂交去雄手续,扩大杂种群体,提高选种效率。 1. 化学杀雄剂的研究进程 1.1 杀雄剂的研究进程 国内有学者将化学杂交剂称为化学杀雄剂。CHA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1950年,Moore和Naylor分别报道了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简称PGR)马来酰肼(MH)诱导玉米可产生雄性不育株,从而开创了使用植物化学杂交剂使用的历史[2,3]。早期的CHA研究多为探索已知的PGR诱导雄性不育的功能,如马来酰肼、乙烯利、赤霉素等,但PGR或因去雄率不高,对雌蕊育性存在影响,或对植株具有其他不良负作用,多不具备实用价值[4]。 20世纪70年代初CHA的研究摆脱了PGR的局限,国外一些公司如RohmHass、Santo、Shell、Du Pont、Lafarge Coppee等都开始致力于研究新化合物类型CHA的开发,如WL84811、LY-195295、Hybrex、Sc2053、Sc1271、DABCO等新型CHA的出现,使CHA的应用进入了大面积试用或接近于商业制种阶段,对CHA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这些CHA诱导作物雄性不育的效果有了很大提高,雄性不育率高于90%或95%以上,对雌蕊育性的影响趋小,毒性大大降低,施药的活性窗口越来越宽,成本也在逐渐降低[6]。 1.2 油菜化学杀雄剂方面的研究 70-80年代初,我国油菜面积小,单产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刚起步,总需要育成优质高产的杂交油菜新品种,90年代初油菜三系和核不育种相继育成。三系杂种纯度很难达100%,存在推广风险,核不育制种时要拨除50%可育株,应用有些困难。我国从70年代起开始利用化学杀雄剂进行培育油菜品种的研究。印度80年代曾报道过利用马来酰井进行荞菜型化学杀雄研究。国内最早研究油菜化学杀雄利用杂种优势的单位是湖南农业大学[7],先后从几种化学药物中筛选出杀雄效果,好的有KMS-1,杀雄剂1号和杀雄剂2号。 近年来又研制出许多新型的化学杀雄剂,如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生产的疏雄醇A和B,江苏农科院农业生物遗传所研制的化学杀雄剂1号(吡喃酮类衍生物),陕西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研制的SX-1和陕西眉县农业局植保站研制的WP等多种新型杀雄剂,SX-1和WP两种化学杀雄剂已在生产上大量使用。随着国际技术合作的发展,许多国外生产的杀雄也开始在我们大量应用,如美国Rohm和Haas公司研制的系列产品RH531、RH532,WL84811和SC2053等。美国Monsanto农业化学公司新合成了一种名为GENESIS杀雄剂,杀雄彻底,副作用小,除广泛应用于小麦杂交制种外,在油菜上也作了试验,效果也很好。 2. 油菜化学杀雄剂应用研究 目前,油菜化学杀雄剂直接配制杂种,二用化杀剂解决三系和二系杂交制种出现和微粉,三是应用于二系核不育解决拨出母本中的可育株,近几年均广泛应用于生产。通过近40年的研究,使我国在油菜化学杀雄利用研究方法居世界领先水平。 2.1不同类型化学杀雄剂效果研究 陈新军等[8]研究了化学杀雄剂2号在单核期以0.015%~0.020%的

文档评论(0)

s4c2bg5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