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淺谈钢琴琶音伴奏手法
浅谈钢琴的琶音伴奏手法
杨 斌
摘 要:琶音是钢琴伴奏中的一种最常用、最具表现力的伴奏音型之一,它在钢琴伴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论及: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运用琶音,它适用于那一类歌曲的伴奏以及怎样解决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等几点,以便于从事钢琴伴奏工作者和学生能够更好的运用琶音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钢琴伴奏;琶音弹奏手法;运用技巧;心理素质
一、钢琴伴奏的产生与发展
(一)钢琴伴奏的产生
16世纪末的欧洲产生了西洋歌剧,而歌剧无一例外都是用交响乐队进行伴奏,在19世纪以后歌剧中乐队部分音乐内容的分量已经不比歌唱部分轻了,因此用钢琴为歌曲伴奏实际上是用钢琴代替、模仿乐队的一种权宜之计。从此钢琴伴奏这门艺术也随之发展了起来,但歌曲钢琴伴奏的兴旺和完善还是源于19世纪德国歌曲和法国歌曲艺术表现的需要,到了20世纪这一艺术形式才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二)钢琴伴奏及琶音的研究意义
“一朵美丽的鲜花要有绿叶的衬托才能充分显示出它的美丽,同样一首歌曲的旋律也需要伴奏的陪衬”[1]。现在大多数歌曲及音乐教材都以简谱记谱,而且没有伴奏标记,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和音乐工作者依靠旋律谱在钢琴上即兴弹配出与其密切配合的伴奏来。其实,歌曲伴奏这种艺术形式很早就产生了,中国的《史记》中就记载了“击筑①而歌”这样的音乐表现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副亦歌亦奏、十分生动的有声画卷。在这里有“善击筑者高渐离”担任伴奏,荆轲“和而歌”。说明演唱与伴奏有着明确的分工,而一个“和”字既说明两者之间在表演过程中相互协调的关系又体现出伴奏部分在整体音乐表现过程中的重要地位[1]。
随着钢琴弹奏技术的成熟和歌曲伴奏的发展,琶音不仅在钢琴的演
奏中起着无可代替的作用,而且还作为钢琴伴奏的一种重要手法被广泛运用。
二、钢琴伴奏及琶音
(一)钢琴伴奏
伴奏(Accompaniment)
上例中只有一小节自由速度的前奏做为全曲的引子。用琶音和音阶
的进行使得速度辽阔自由,音调高亢嘹亮,形象鲜明生动,为我们展现了一幅鸟瞰祖国河山图:一望无际的辽阔大地,百灵鸟在碧蓝的天空中飞过……把人们带到一个崭新而高远的境界,从而抒发了海外赤子对祖国美好河山由衷的热爱与歌唱。这一规模宏大的前奏,为整个作品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体现了一首大型作品的
风范。再如《小河淌水》也可采用琶音手法描绘小河淌水的形象,造成一
种安静空旷的效果,衬托出一篇宁静月夜和潺潺流水的美妙意境。
第二,琶音还适合于一些效果性音乐的伴奏中,如描写钟声、锣鼓声、潺潺流水、隆隆雷声、花瓣飘落、鸟语花香等大自然的壮丽景象。这类效果性音乐篇幅不会太大,但要求形象逼真,效果突出[2]。例如:日本民歌《樱花》最为典型:
《樱花》这是一首日本民歌,用琶音手法将各音快速的奏出,模仿竖琴或某种打击乐器的效果,来表现樱花花瓣飘落的形象。
需要提醒的是,乐曲的伴奏不宜从头到尾使用琶音,以免产生单调、空洞的音响效果。
四、琶音的弹奏标准和要领
(一)琶音弹奏标准
首先,要求力度均匀。除最高音和最低音可略为强调外,中间没有强弱变化,尤其避免大拇指弹出重音;其次,声音、动作线条要连贯。第三,声音要清晰,尤其要注意换指不干脆等原因造成声音黏糊不清。第四,在以上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至少要弹奏出流畅、爽快感的速度来。
(二)琶音弹奏要领
1.要注意左手C大调、c小调、d小调、e小调、F大调、f小调、G大调、g小调、a小调、b小调都始终用不到3指,要用4指代替。由两个黑键一个白键组成的三和弦琶音双手指法都是只用1、2、4指。
2.以右手C大调主三和弦琶音的弹奏标准为例,其他各调指法可依次为准:第一个音(右手大指)用“落下去”的方法弹出,后面的音都是这个“落下去”重量的转移;1指落下的同时2指要处于E音上方,其他手指都要自如舒展的张开,指间幅度要大些;在2指将E音弹出的同时3指要处于G音上方,手位也相应右移;在3指将G音弹出的同时,大指要从掌下灵敏地钻过到达下一个C音上方。这是一个大的、关键性的手位转移,这个转移是以G音上的3指弹下的动作为动力,并以3指为轴,腕部向右极自如、灵活、自动化般的转过去,为大指垂直弹奏下一个C音做好准备。这个转移要有肘部配合但仍以腕关节为主。在这个瞬间,3指按着键,大指在右边的C音上是不怎么方便的,但仍要有独立的触键动作。接着,在大指弹出C音的同时2指就要转移,使之处于下一个E音的上方进入下一个八度的循环。下行的动作要领相同,只是这次大的转移是以大指为轴,以大指的触键动作为动力同时有手腕的积极配合,在大指按住键的情况下手部经大指上方左移,3指同时到达G音上方。总之,在弹出每一个音的同时,该弹下一个音的手指就要在该音上方做好准备。
3.总的来说手腕的带动调节作用在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淺谈职高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综合运用(单曙光).doc
- 淺谈职称论文答辩技巧.doc
- 淺谈职高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建构.doc
- 淺谈联通赢在3G的策略.doc
- 淺谈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之道.doc
- 淺谈聚合物发光器件.docx
- 淺谈聚美优品微博营销论文.doc
- 淺谈股市中的资金管理.doc
- 淺谈股票投资者的心态及其调整.doc
- 淺谈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