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氰苷类食物中毒【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要内容: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急救与治疗 五、预防措施 含有生氰糖苷的食物及其中HCN的含量 植物 HCN含量/(mg/100g) 糖苷 苦杏仁 250 苦杏仁苷 木薯块根 53 亚麻仁苷 高粱植物 250 牛角花苷 利马豆 10~312 亚麻苦苷 生氰糖苷(含氰苷类)的毒性极强,对人的致死剂量为18mg/kg体重。 氢氰酸的最小致死口服剂量为0.5~3.5mg/kg体重。 小孩吃6粒,成人吃10粒苦杏仁就能引起中毒;小孩吃10~20粒、成人吃40~60粒就可致死。 苦桃仁致死量以体重计为0.6g/kg,枇杷仁致死量以体重计为2.5~4g/kg。 含氰苷类食物中毒的有毒成分为氰苷,其中苦杏仁含量最高,平均为3%,而甜杏仁则平均为0.1%,其他果仁平均为0.4%~0.9%。 生氰糖苷 (含氰苷类) β-葡萄糖苷酶 D-葡萄糖 α-氰醇 α-氰醇 醛或醇 HCN 生氰糖苷(含氰苷类)和β-葡萄糖苷酶处于植物的不同位置。 那为什么会中毒? 当咀嚼或破碎含氰苷类植物食品时,其细胞结构被破坏,使得β-葡萄糖苷酶释放出来,和含氰苷类作用产生氢氰酸,这便是食用新鲜植物引起氢氰酸中毒的原因。 主要内容: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急救与治疗 五、预防措施 中毒机制: 氢氰酸的氰离子可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铁离子结合,使呼吸酶失去活性,氧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导致组织缺氧而陷于窒息状态。 氢氰酸可直接损害延髓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苦杏仁氰苷为剧毒,对人的最小致死量为0.4~1.0mg/kg体重,约相当于1~3粒苦杏仁。 细胞内窒息 中毒症状: 苦杏仁中毒的潜伏期1.0~2.0小时。木薯中毒的潜伏期为6.0~9.0小时。 苦杏仁中毒时,出现口中苦涩、流涎、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较重者胸闷、呼吸困难、呼吸时可嗅到苦杏仁味。严重者意识不清、呼吸微弱、继之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木薯中毒的临床表现与苦杏仁相似。 心律紊乱、肌肉麻痹和呼吸窘迫 主要内容: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急救与治疗 五、预防措施 流行病学特点: 苦杏仁中毒多发生在杏子成熟的初夏季节,儿童中毒多见,常因儿童不知道苦杏仁的毒性食用后引起中毒;还有因为吃了加工不彻底未完全消除毒素的凉拌杏仁造成的中毒。 主要内容: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急救与治疗 五、预防措施 急救与治疗: 催吐、导泻、静脉输液。 5%Na2S2O3 0.05%KMnO4溶液洗胃 解毒治疗 首先吸入亚硝酸异戊酯0.2ml,每隔1~2分钟一次,每次15~30秒,数次后,改为缓慢静脉注射亚硝酸钠溶液,然后静脉注射新配制的50%硫代硫酸钠溶液25~50ml。症状仍未改善者,重复静注硫代硫酸钠溶液,直到病情好转。 对症治疗 根据病人情况给予吸氧,呼吸兴奋剂、强心剂及升压药等。对重症患者可静脉滴注细胞色素C,三磷酸腺苷,辅酶A,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药物辅助治疗。 解毒剂顺序有先后,“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 亚硝酸钠使正常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具有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竞争结合氰离子的作用,而能使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分解而固定为氰化高铁血红蛋白;硫代硫酸钠能与从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游离出来的氰离子结合为无毒的硫氰酸化合物,有尿排出体外。 主要内容: 一、有毒成分的来源 二、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三、流行病学特点 四、急救与治疗 五、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居民,尤其是儿童进行宣传教育,勿食苦杏仁等果仁,包括干炒果仁。 2.采取去毒措施,加水煮沸可使氢氰酸挥发,可将苦杏仁等制成杏仁茶、杏仁豆腐。木薯所含氰苷90%存在于皮内,因此食用时通过去皮、蒸煮等方法可使氢氰酸挥发。 去毒工艺: 木薯加工首先必须去皮,然后洗涤薯肉,用水煮熟,煮木薯时一定要敞开锅盖,再将木薯用水 浸泡16小时,煮薯的汤及浸泡木薯的水应弃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