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秦漢之際思想析論.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漢之際思想析論

秦漢之際思想析論 蔡忠道 嘉義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思想因演進而展現不同的風貌,各代皆有其特色,我們也很習慣的以斷代為思想的分段,而有先秦諸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等概括的稱謂,這樣的概括凸顯時代的特色,當然有其代表性,不過,也有相當的侷限,例如,經學顯然不能涵攝兩漢學術;再者,各朝代不同形貌的思想是如何轉變的,也不能反映在這種概括中。本文就針對秦漢之際思想的發展,從環境的變遷、知識份子的心態的轉變、思想的演進等方面著手,提出「諸子百家混融」、「大一統思潮」、「儒者的崇儒自覺」、「黃老思想盛行」、「法家思想的潛藏」、「陰陽家思想瀰漫」六點,說明秦漢之際的思想實況,也試著解答先秦諸子學說如何逐漸演變為兩漢思想。 關鍵字:秦漢之際、漢代思想、思想史 一、前言 綜觀歷代思想,各有不同的風貌,展現各時代苦心孤詣的思想家的思考成果,這些文化結晶不只是思想家個人的立身處事的準則,也常成為一代的處世與治國指南,甚至是超時空的真理。思想又是不斷演變發展,並非與政治同步發展,所以,我們以時代斷限作為思想的斷限固然能凸顯各代特色,卻也常常忽略了思想是跨越時代的漸進發展,以及兩個時代之間的轉變。因此,將目光的焦點轉移到政權更迭之際的思想變遷,在思想史的研究上應有其價值。本文即針對秦漢之際(西元前221、秦王政26年-西元前141,漢武帝建元元年)的思想變遷加以釐析,希望能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全面的掌握這八十年的思想實況。 二、諸子百家混融 自春秋以後,諸子百家並起,創造了輝煌的學術文化,這種百家爭鳴的情況延續到戰國末年仍未稍衰。秦統一天下之後,雖有焚書、坑儒的暴政,但並未焚盡天下書、坑盡天下儒。到了漢初,學術思想承繼先秦遺緒,諸子各家都有發展。 有關漢初的學術景況,司馬遷曰: 漢興,蕭何次律令,韓信伸軍法,張蒼為章程,叔孫通定禮儀,則彬彬文學稍進,《詩》、《書》往往間出矣。自曹參薦蓋公,言黃老,而賈生、晁錯明申、商,公孫弘以儒顯,百年之間,天下遺文故事靡不畢集。(《史記?太史公自序》卷130) 先秦各家思想並未銷聲匿跡,而是在漢初繼續活躍於政治舞台,發揮影響力。由此可見,先秦百家爭鳴的盛況,並沒有因秦代的扼殺學術嘎然而止,到了漢初仍餘波盪漾。傅斯年先生更進一步指出: 周漢諸子是一氣,不能以秦為斷,是一件再明顯沒有的事實。蓋入秦而實行的政策,如焚書;入漢而盛行的風氣,如齊學之陰陽五行、如老子學、如黃帝各論、如神仙、如諸子之淆雜,無不在戰國晚年看到一個端緒。而戰國各種風氣到了漢朝,差不多還都有後世,如儒墨、如名法、如辯士之好尚;乃至縱橫,應該是隨分裂之歇息而止的了,卻反不然,直到武帝朝主父偃尚為縱橫長短之術。蓋諸子學風氣之轉移在漢武帝時,武帝前雖漢家天下已七、八十年,仍是由戰國風流而漸變,武帝之後,乃純入一新局面。(《傅斯年全集?戰國諸子敘論》頁126) 先秦各家思想從秦到漢初的延續,可從《漢書?藝文志》著錄的漢人著作看出:儒家類有《高祖傳》十三篇、《陸賈》二十三篇、《劉敬》三篇、《孝文傳》十一篇、《賈山》八篇、《孔臧》十篇、《賈誼》五十八篇、《河間獻王對上下三雍宮》三篇、《終軍》八篇、《董仲舒》百二十三篇、《兒童》九篇、《公孫弘》十篇、《吾丘壽王》六篇、《虞丘說》一篇、《莊助》四篇……等。道家的著作有《捷子》二篇、《曹羽》二篇、《郎中嬰齊》十二篇。陰陽家的著作有《張蒼》十六篇、《五曹官制》五篇、《公孫渾邪》十五篇。法家的著作有《晁錯》三十一篇,此外,還有蕭何《九章律》(《漢書?刑法志》卷二十三引)、叔孫通《傍章》(《晉書?刑法志》卷三十引)。縱橫家的著作有《蒯子》五篇、《鄒陽》七篇、《主父偃》二十八篇、《徐樂》一篇、《莊助》一篇、《待詔金馬聊蒼》三篇。雜家的著作有《呂氏春秋》二十六篇、《淮南子》五十四篇、《荊軻論》五篇、《博士賢臣對》一篇、《臣說》三篇。農家則有《董安國》十六篇。先秦各家,除了名家、墨家之外,在秦到漢初都有後續的作品,而且數量可觀。 除了上述作品外,詩賦的作品更是汗牛充棟;兵家的作品也甚多,其他如術數、雜占等作品也是洋洋大觀,學術蓬勃的景象顯而易見。 學術的再度蓬勃與當時環境息息相關,秦自一統天下到下令焚書,有九年(西元前221-213)並未壓制各家思想,焚書到陳涉起兵只有五年(西元前213-209)的時間,因此,各家學說並未遭全面扼殺。楚漢相爭期間,戰事頻仍,士無定主,大一統的帝國已經瓦解,又回到戰國群雄逐鹿的時代。高祖五年(西元前202)即帝位,採郡縣與封建並行的制度,強大的異姓功臣、桀傲的同姓誅侯與中央王室鼎足而三,當時吳王濞、陳豨,稍後的梁孝武王、淮南王安、河間獻王,都是召集賓客,與戰國養士風氣並無二致。諸子的傳授也因此而得以綿延,勞幹就明白指出這種情況,他說: 漢興之後

文档评论(0)

cjlfjycb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