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一).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物态变化检测题(一)

第三章 物态变化 检测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2015·江西中考)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 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 2. 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3. 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图1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体温计在使用前应用力将已上升的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中 B.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C.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时才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面相平 D.温度计虽然不能用它来测量超过它最高刻度的温度,但对于低温都可以测量 5. (2014·北京中考)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6. 炎热的夏天,在阳光的烧灼下,柏油公路会变软,这一现象说明(  ) A.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 B.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先变软 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已经开始熔化 D.柏油的硬度不够,不能确认柏油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7. (2014·山东泰安中考)图2是冰雕展中“火车头”冰雕作品。展出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以下,可是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此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图2 A.升华 B.熔化 C.汽化 D.凝华 8. (2015·福建厦门中考) 如图3所示是某物质的物态变化过程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 的信息正确的是( ) 图3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在段处于沸腾状态 D.到是熔化过程 9. (2014·四川绵阳中考)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 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 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10. ( 2015·湖北黄冈中考) 下列做法利用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常放些干冰 B.北方的冬天,常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 C.夏天,为了凉快,常在地面上洒水 D.夏天,为了喝到冰凉的饮料,常在饮料中加冰块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零分。 11.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2.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4 A.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等于0 ℃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C.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13. 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图5 A. 在 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 在段,该物质不吸热 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 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4. 在图6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_______℃,温度计乙的读数是______℃。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