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VIP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通作者:靳晓春 蒋佰福1 牛忠林1 邱 磊1 吴丽丽1 靳晓春1 夏永伟1 王长溪2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佳木斯1540072国营汤原县东风良种场,佳木斯154700) 摘要:从黑龙江省育种水平、育种单位发展变化、新品种推广形式、管理水平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阐述了育种状况,分析了黑龙江省品种现状,高新育种技术应用滞后,种业规模小、科研投入少,忽视基础研究,耕作栽培环境恶化,优良品种少等目前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问题;对策 作为黑龙江省主要高产粮食作物,玉米面积对省粮食总产颇具意义。近年来在政策和市场因素引导下,玉米面积逐年增加。由于玉米单产和比较效益具有明显优势,黑龙江第三、四、五积温带的麦豆种植区不断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玉米种植面积。2011年黑龙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万,比上年增加万。产量达到.6亿,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7.4%,占粮食总产量的50%。在玉米等高产作物带动下,黑龙江粮食总产达到亿,成为全国产粮第一大省。2013年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8万,横跨第一至第五积温带。玉米产量快速提升同时,黑龙江省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出了促进牧草产品和其他各种可利用生物资源的种植。长期以来,黑龙江省玉米一直直接作为商品粮进行运输与销售,附加值较低并且增加了运输成本。近年来,为了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黑龙江省鼓励玉米由粮食型产业向工业型产业发展,从农产品转化为工业品。近年来黑龙江涌现出了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酒精、食用酒精、DDGS高蛋白饲料、玉米油、食用级液体二氧化碳的中粮生化能源肇东公司、生产玉米淀粉的青冈龙凤和生产各种玉米变性淀粉、药用淀粉、蜡质淀粉、麦芽糖浆、玉米油、麦芽糊精等为主导产品的绥化昊天等一批玉米加工龙头企业。随着玉米需求的不断扩大以及需求的多样化,玉米育种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1黑龙江省玉米育种状况 1.1品种多,市场份额大 1.1.1杂交种选育及应用 200-2014年黑龙江省共审(认)定玉米杂交种3个,其中普通玉米33个约占.2%,特用品种(青贮、糯、甜)玉米个占.8%[1].几个主要品种的面积变化按积温带划分一积温带郑单958、先玉335、四单19;二积温带龙单16、龙单13、绥玉10、龙单32、鑫鑫1号、鑫鑫2号、吉单519;三积温带哲单37、绿单2号、绥玉7、德美亚3;四、五积温带德美亚1、德美亚2。二、三积温带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和省内公司等单位选育的杂交种占主导地位,一、四、五积温带主要种植外资企业的玉米种子(德美亚系列号和先玉335),种植面积占全省玉米15%左右。 1.1.2主要杂种优势模式 21世纪以来,黑龙江省应用面积较大的玉米杂种优势模式以改良Ried群×Mo17亚群、兰卡斯特亚群×塘四平头、Ried群×塘四平头群模式为主和Mo17亚群×330亚群。改良Ried群×Mo17亚群代表品种有东农254、丰单3、丰禾10、合玉24、吉单415、龙单13、龙单28、龙单30、龙单48;兰卡斯特群×塘四平头群代表品种有四单19、哲单37、绿单2号;Ried群×Lancaster群为代表品种先玉335;改良Ried群×塘四平头群代表品种郑单958。 1.1.3自交系的选育和基础材料创造黑龙江省农科院及各个科研育种单位开展了种质资源创新及改良工作利用收集和整理的农家品种从1956年开始在老一代玉米育种工作者主持及带领下开始自交系选育工作,先后从地方农家种中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配合力较高的自交系(一环系)桦94、克830、海014、铁13、大黄46、英64、冬黄、甸骨11A、熊掌等。利用这些地方农家种选育出的一环系开始了二环系的选育工作,选育出东46、冬96、268、413、434、冬黄等配合力、抗逆性强、株型结构合理的二环系。同时针对低温冷害及大斑病、丝黑穗病的发生,选育筛选出了一批芽势强抗大斑病和丝黑穗的自交系。采用回交转育等方法,利用这些抗源培育出抗甸11、K10、合344等优秀的改良自交系。这些优秀的改良自交系已发展为黑龙江省早熟春玉米育种的重要种质资源和骨干自交系。近几年来由于先锋系及国内系的引入如郑58、昌7-2、PH6WC、PH4CV等。这些系的育成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拓宽和育种研究的进步作出了贡献。 1.2育种单位增多,不同体制的研究机构共同创新 1.2.1不同研究机构共存省内大学、科研院所、民营公司共存,以年黑龙江省预备试验为例,,参试组合个,其中省内研究机构(农科院、农垦科学院、大学)个,其余为各种业公司及个人个年审定玉米品种个,其中省内研究机构(农科院、农垦科学院、大学)个,其余为省内及国内各种业公司及个人个,外资个。 1.2.2 生态育种布局形成针对不同育种目标,很多育种单位在黑龙江省不同

文档评论(0)

kabud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