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原主支洞交点固结注浆处理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主支洞交点固结注浆处理方案

色尔古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二标 4#支洞原洞线主支洞交点固结注浆处理方案 1 工程位置 色尔古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二标4#支洞控制段原洞线主支洞交点处,原洞线里程段(引)7+047~(引)7+063。 2 地质情况: 根据开挖后暴露岩面结合色尔古水电站设代组提供的地质预报分析,该洞段为全部极软岩,且受地质构造影响较严重,节理很发育,层层状岩层为薄层,层间结合差,多有分离现象。围岩层面倾角较小(20~30度),拱顶稳定性差,且地下水发育,经常性渗水,渗水量25L/(min·10m)。 3 坍方实际情况描述 3.1坍方初始状况: 2005年12月16日发生最大一起坍方,破坏洞段内全部钢支撑,掌子面向下游7m洞室基本填满,并且破碎岩渣向支洞侧发展,对支洞支护造成较大的主动偏压破,支护砼开裂,裂缝交错,近边墙明显出现扩张裂缝。 坍方后观察洞碴情况:坍方后,拱破坏一直向主支洞交点发展,T型交点处钢拱架支护在三四天后逐渐被彻底破坏,坍方拱迅速向上扩大,碴体填实了整个洞室,碴体情况:碴体呈角砾状、针状、片状炭质和砂质千枚岩,表且结构面明显炭化,属挤压破碎征状,且地下水丰富。 3.2既有支护情况: 3.2.1支洞方向:支洞与主洞交点处向下游20m,全断面钢支撑,支洞洞跨较小,钢支撑成型后洞跨5.5~6.0m,主支交点处5m范围岩为三层钢支撑组合结构,支护厚度约为60cm,且在设置钢支撑背后按75cm×75cm布置药卷锚杆,锚杆长度为3m,φ10mm,@10cm×10cm钢筋网片支护。 3.2.2主洞方向:主支交点处主洞支护全断面采用工18型钢,间距50cm,分三节矩形节点板(δ=10cm),16Mn高强螺栓连接,锁脚锚杆L=4m,拱间用Φ25mm钢筋连接,间距1m。且在设置钢支撑背后按75cm×75cm布置药卷锚杆,锚杆长度为3m,φ10mm,@10cm×10cm钢筋网片支护。 T型交点支护稳定后向上游掘进,采取超锚杆和超前小管棚支护,向上游进尺7m时,即至掌子面里程(引)7+047时,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支撑边墙发生挤压应形,两小时后坍方,掌子面随之破坏,然后向下游主支洞交点发展。 3.3.3坍方后补强支护:在主洞坍方后,为保证坍方体不对支洞造成进一步破坏,经研究对支洞616~636里程段进行补强加固支护,支护措施为:锚杆Φ25mm,L=5m、6m,I18钢拱架间距50cm,δ=50cm C30钢筋砼。 4 后期影响 由于该处坍方预计处理时间超过三个月,为保证施工工期,经设计院研究决定,对色尔古水电站4#支洞控制段洞线进行调整,洞线向支洞小里程方向调整,与支洞交点里程由前期(支)0+645调到(支)0+60,主洞与支洞交点里程由(引)7+058调整到(引)7+060。但主洞洞线标高高于支洞洞线标,主支洞交点处矢高达到14m多(考虑满足施工要求),边墙高度达到10m,边墙在开挖成型后形成易失稳断面结构。 改线后施工过程:按支洞所控制标高向上游开挖导洞,导洞断面为支洞断面(宽7m×高6m)城门洞,导洞长度为30m,克服高程进入主洞开挖上半断面;在导洞30m位置扩挖至主洞上半断面开挖尺寸后,加固钢支撑,向下游扩挖,跨过支洞顶部,在此期间全过程采用I18型钢支撑;跨过支洞后,向下游开挖;主支洞交处矢高达到14m,边墙较高,且属十字交叉口四通临空面,应力集中明显。 为保证新线洞室在主支洞交点处的安全性,有绝对必要对该处进行压力注浆固结,使新线洞室周边围岩稳定,减小对新线洞室的主动压力。 5施工方案 5.1施工步骤 (1)对坍方堆积散体进行固结:由于未知坍方体拱高,也未知坍落拱高度和边界线,为保证拱顶回填灌浆能满足压力要求,需先对堆积散体进行预固结。 (2)山体围岩固结:在堆积散体固结后,对原洞室空腔内进行注浆固结,尤其是靠近新线侧岩体。 (3)支洞封堵:当山体固结完成后,为保证对新线最小干扰,需对支洞进行封堵,封堵材料采取片石砼,标号:C20。 (4)支洞与围岩之间注浆固结:为保证支洞封堵砼与山体间的致密结合,保证在后期引水隧洞运营过程中不会发生外渗现象,需对支洞与围岩之间进行有压注浆固结。 5.2分部施工方案 5.2.1对坍方堆积散体进行固结: 清理洞内碴脚,先采用砌体圬工对坍方体进行挡护,布置高度2.0m,宽度2.0m,再自下而上布置注浆导管,导管深入长度5.0m,底部布置间距按2.0m梅花布置,采用低压力灌浆,稳定碴脚,注浆顺序自下而上,保证浆液不外溢。 在底部2m范围岩注浆稳定后,在碴体顶部以45°倾角向下插入设置注浆导管,导管插入深度5.0m,注浆压力控制为0.3MPa。当发生浆液外溢时应及时进行封堵,导管设置距离按3.0m梅花布置。由于为散体注浆,分两期注浆,一期注浆结束7d后,方可进行二期注浆,二期注浆压力可提升到0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