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 —— 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 1、聚合物共混物(Polymer Blend)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按适当的比例,经混合制成宏观均匀物质的过程。共混的产物称为聚合物共混物。 聚合物共混物不但使各组分性能互补,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设计,以期得到性能优异的新材料。 由于不需要新单体合成、无须新聚合工艺,聚合物共混物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精细化、功能化和发展新品种的重要途径。 2、高分子合金 ——指含多种组分的聚合物均相或多相体系,包括聚合物共混物和嵌段、接枝共聚物。且高分子合金材料通常应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可做工程塑料,在工业上直接称为塑料合金。 一、熔融共混 ——将聚合物组分加热到熔融状态后进行共混,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共混方法。 工业上熔融共混时采用密炼机、开炼机、挤出机等加工机械进行的,是一种机械共混的方法。 工业应用的绝大多数聚合物共混物都是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的。 二、溶液共混 ——将聚合物组分溶于溶剂后进行共混。 溶液共混主要应用于基础研究领域。 该方法简便易行、用料量少,制备的样品,其形态和性能与熔融共混的样品有较大差异。 三、乳液共混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乳液进行共混的方法。 1、均相体系 2、“海-岛结构” ——是一种两相体系,且一相为连续相,一相为分散相。 3、“海-海结构” ——是两相体系,两相皆为连续相,相互贯穿。 均相体系共混物的性能往往介于各组分单独存在 时的性能之间,而两相体系共混物的性能,则有可 能超出各组分单独存在时的性能。 1、分散度 ——指“海-岛结构”两相体系中分散相无聊的破碎程度,可以 用分散相颗粒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来表征。 2、均一性 ——指分散相物料分散的均匀程度,亦即分散相浓度的起伏 大小。 3、相界面 ——两相体系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交界面。 高分子—高分子共混原则 (1) 极性相匹配原则:两相高分子材料极性相似,有助于混溶。 (2) 表面张力相近原则(胶体化学原则):表面张力相近,易在两种混合高分子颗粒表面接触处形成较稳定的界面层,从而提高共混稳定性。 (3)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热力学原则):两相高分子共混不同于高分子溶液。两相共混的目的是取长补短,开发新性能,因此并不要求两相一定达到分子级的均匀混合,而希望各相保持各自的特性,一般要求达到微米级的多相结构即可,即所谓“宏观均相,微观非均相”的分相而又不分离的状态。但是,为了混合的稳定性,为了提高力学性能,要求两相颗粒界面之间有一定的微小混溶层。溶解度参数相近有助于稳定混溶层的形成。 (4) 扩散能力相近原则(分子动力学原则): 已知在界面层上两相高分子链段相互渗透,扩散。若扩散能力相近,易形成浓度变化较为对称的界面扩散层,提高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5) 等粘度原则(流变学原则): 指两相高分子熔体或溶液粘度接近,易混合均匀混合。若粘度相差较大、易发生“软包硬”,或粒子迁移等流动分级现象,影响共混质量。 (四)关于相容性的基本概念 一、完全相容、部分相容与不相容 1、相容性 ——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 2、按相容的程度划分为完全相容、部分相容和不相容。 (1)完全相容的聚合物共混体系,其共混物可形成均相体系。 聚合物对形成的共混物具有单一的Tg。 (2)部分相容的聚合物,其共混物为两相体系。 (3)不相容聚合物的共混物也有两个Tg峰,且两个Tg峰的位置与每一种聚合物自身的Tg峰是基本相同的。 二、相容性、互溶性与溶混性 1、互容性 ——亦可称为溶解性。具有互溶性的共混物,指达到了分子程度的混合的共混物。在聚合物共混物中,分子程度的混合时难以实现的。这概念未得到普遍接受。 2、具有溶混性的共混物,指可形成均相体系的共混物。判据为具有单一的Tg。溶混性的概念相当于签署相容性概念中的完全相容。 3、相容性 可涵盖溶混性的概念,包含了完全相容、部分相容等情况。 衡量聚合物相容性的三种定义 (1)热力学角度:指聚合物之间的相互溶解性,也就是两种聚合物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 (2)相结构的大小:两种聚合物混合时没有相分离的明显迹象; (3)共混物的性能:聚合物的共混物具有所希望的物理性质。 由于聚合物之间的混合熵很小,所以仅当聚合物之间存在很强的相互作用或者组分自身链段之间的斥力大于组分之间链段的斥力时,才可能完全相容。真正在热力学上完全相容的聚合物对并不多,大多数聚合物之间在热力学上不相容或只有部分相容性。1972年,Krauser公布了3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热封强度耐135℃高温蒸煮的CPP膜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物业交接表格-全.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433B-2023 外墙保温一体化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现浇混凝土保温外墙).docx VIP
- GB8478-2020 铝合金门窗国家标准.pdf VIP
- 福建福州市八县市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正确的员工考核评分表1.doc VIP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晋升职称无生试讲稿——22.我们奇妙的世界(1).docx VIP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课件.ppt VIP
- 十五规划PPT课件.pptx VIP
- 入党积极分子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