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册健p康教育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五册健p康教育教案

第五册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 教学内容:胃、肠的功能和保健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胃、肠的初步介绍,使学生知道它们在体内的正常解剖位置及其基本的生理功能,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这些脏器。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懂得如何保护这些脏器。 教学过程: 课文的第一部分(1~3段)主要是介绍胃、肠在人体内的位置和它们的生理功能。配有一幅图,用来描述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从图中可以看到,食物在口中经过牙齿的磨碎以及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而成食团,食团经食道进入胃。胃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胃分泌胃液,将食团进一步 消化成粥样的食糜而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后的食物吸收的最主要器官,食糜在小肠内经过肠液、胆汁、胰液的进一步消化而形成可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壁将这些物质吸收后进入身体的各个部分供机体利用。剩下的食物残渣经小肠蠕动而进入大肠。图中呈“?”状的为大肠,大肠将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再吸收掉,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课文的第二部分通过四幅图及相应的文字来叙述如何保护胃、肠免遭损害。第一幅图:一位男孩在吃早餐,墙上的钟指向7点,说明吃饭要定量定时,少吃零食。这是因为如果不定量进食,过饱会增加胃的负担,过饿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食物从胃进入小肠,一般需要3~5小时,这就是为什么过3~5小时我们就要吃一顿饭的原因。如果不定时吃饭,或两餐之间又进零食,胃就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会增加胃的负担,引起食欲不良。第二幅图:辣椒、冰淇淋、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朝一小孩奔来,小孩作拒绝状。多吃这类食物会引起胃粘膜缺血,使胃的消化能力减弱,引起食欲不振。第三幅图:多吃蔬菜和水果,适量饮水。这主要是为了保持胃、肠的通畅。粗纤维的蔬菜,如笋、芹菜等能增强肠的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水果和水分能防止大便干结,有利于排泄。第四幅图:适量的体育锻炼能增强胃、肠的消化能力,促进消化和吸收。 课后“说说”部分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所教的知识,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保护胃和肠。“议议”部分有四幅图,主要是针对胃肠的保健,用图再强调说明一遍。除图三外,其余三图学生做得都不对。图一:夜已深(10点半)了, 图中的学生还坐在饭桌前大吃大喝,没做到“吃饭要定量定时”;图二:学生拿着三根冰棒在吃,没做到“少吃或不吃过冷的食物”;图四:到了吃晚饭的时间还在看电视,没做到“吃饭要定时”。 第二课 教学内容:预防肠道寄生虫病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懂得什么是肠道寄生虫病,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有哪些。 2.使学生了解常见的三种肠道寄生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了解常见的三种肠道寄生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 一、何为肠道寄生虫病: 肠道寄生虫病,是指外界环境中有一些能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原虫或蠕虫),它们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在人体中靠吸取人体的营养生存,从而引起人体产生疾病。 二、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 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是由蛔虫、蛲虫和钩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内,依靠吸取人体营养而生存,由此引起儿童的蛔虫病、蛲虫病以及钩虫病。 1.蛔虫病。蛔虫病是由似蚓蛔线虫(又称人蛔虫,形似蚯蚓,淡红色或乳白色)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 儿童患了肠道蛔虫病,绝大多数无任何症状。有的会表现为消瘦(因为营养不良和贫血)、腹部脐周间歇性(不定时反复发作)疼痛(但儿童感冒发烧或患其他消化道疾病也会出现脐周疼痛,应注意区别);可伴有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严重的可引起胆道蛔虫病、阑尾炎和肠管被虫体阻塞而引起肠梗阻,甚至使儿童生长发育出现延缓。 课文第二图表明了蛔虫病的传播途径:蛔虫卵污染了蔬菜、水、土壤、手,通过人口吞进了蛔虫卵而感染。 2.蛲虫病。蛲虫病是人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所引起的疾病。 患病儿童主要症状为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瘙痒,尤以夜间为甚,因而常常烦躁不安,影响睡眠,也会造成儿童夜间磨牙和夜惊,搔抓伤还会引起局部炎症。 传播途径:蛲虫卵在肛门周围,儿童因瘙痒用手去抓肛门沾染上蛲虫卵,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就会再经口吃进人体而形成自身感染。虫卵也可通过沾染衣裤、被褥、室内玩具、食物、土壤等经接触或空气吸入、吞食等方式而使儿童感染。因此,在幼儿园、家庭中儿童极易通过上述途径互相传播。 3.钩虫病。患钩虫病儿童最主要表现是贫血,与土壤接触的足趾间、手指间会出现皮疹、奇痒,部分儿童会出现吃 土块、生米等异食癖现象。 传播途径:主要是人接触了有钩虫污染的土壤而感染。 三、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预防 从课文第一图可知,在蛔虫病的传播途径中,蔬菜、水、土壤、手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儿童从小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瓜果要洗净削皮吃

文档评论(0)

taobao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