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灭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与西方的灭亡

中国与西方的灭亡 此文为作者2006年9月所作。转载此文并不表明本人完全赞同文章的观点、分析方法和理论逻辑。说这话也不意味着本人否定此文及作者的成果。总体来看,文章的见解独特而深刻,分析论述严谨而精辟,有较高的思想学术价值,值得学习研究。 作者简介:李风华,男,1975年生,湖南安仁人,政治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曾译有阿马蒂亚·森的《理性与自由》、《身份认同与暴力》等百余万字,另在《当代中国史研究》、《哲学动态》等学术刊物发表二十余篇论文。 一、世界经济:以穷国垫背的富国繁荣 我们在历史上找不到任何一个时期,有当代如此繁荣的全球经济。无论从任何一个标准来看,都可以这么说,当然其中一些指标,似乎在道德上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全球两极分化也超过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价值规律的一个作用就是两极分化,我们很早就在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学到了这一点。将价值规律扩展应用到全球,全球两极分化似乎也并不稀奇。但是,这里必须注意到一个关键的事实,那就是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在国家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在发展的国家中有过对于国家主权的某些侵蚀,但在本质上却仍然保留着国家体系,并以国家作为维持全球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核心。 国家,这个一国内阶级统治的工具,它彻底改变了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性质。在马克思所设想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资本将突破国家的界限,从而成为一种独立于国家的世界性力量,并建立起世界体系。有鉴于此,马克思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然而,现代的世界经济并没有像上天所赐的甘露一样普降全球,而是在西方世界的一部分逐步扩展至全球。当西方经济取得了相对于东方和南方的优势时,通过国家,他们将其利益分给了其国内的工人。在自由市场国家的典范,即10个主要发达国家里,依靠国家的向其公民征税和花费其金钱的权力,政府到20世纪末的开支平均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3.8%(而瑞典更是高达60.8%),比40年前增加了六成多,更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增加了4倍。 [1] 这样,工人与其本国的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整体。在世界范围内,不再是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对立,而是国家之间的对立构成当代全球经济的现实。时至今日,一种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的世界经济格局仍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那就是:西方支配东方,北方统治南方。 这样的世界经济秩序是存在着中心与依附之分的。中心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科技、军事能力,维持着一种等级化的世界体系。当然,这里所谓的等级不是指法律意义上的等级,而是指在形式平等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实际不平等。在这个不平等的体系中,落后国家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比如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中在东亚形成的雁行模式中,日本高居其首,并将其成熟的产业转移到“四小龙”(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后者又将其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亚细安四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 一些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家以为在资本主义的体系下,发展只有先后之分,它将由中心扩展到边缘,并且最终实现全世界的大同,或者说全世界的繁荣与自由。这话大谬,它仅仅只是许诺,而不是现实。市场经济要想维持运转,就必须得有资本家,也必须有一无所有的劳动者。放在全球经济中,一个国家富裕,必然是因为另一些国家在资源的享用方面濒于匮乏。有美国这样大手大脚消耗全世界资源的国家,必然有大多数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富国的繁荣,是以穷国的匮乏作为垫背的。因此,我们才可以看到,直到今天,全球两极分化仍然变本加厉,没有丝毫减弱的迹象。 然而,那些理论家仍然乐此不疲地继续许诺。这种许诺委实诱人,在某种意义上,它构成了世界体系的合法性。落后国家的国民被承诺,只要他们也按照自由主义——或者说垄断资本主义——说的去做,它们终将会实现如当代发达国家的国民所过的那种生活。对于某个具体的国家来说,这种许诺确实并非全是诳语。新加坡、韩国就是为发展经济学所津津乐道的事例(虽然并不是自由主义所称道)。无论如何,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少。多少个试图按照西方开出的药方来服食的发展中国家,依然贫困,看不到希望。譬如在一个科举制度中,永远只可能是少数人中举。而多数士子只能因为那个极其渺茫的希望,而孜孜以求,不再想像另外一种颠覆现存体系的可能。唐太宗当年看到参加科举的士子鱼贯而入考场的时候说,天下英雄,入我彀中。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今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而何尝不是抱着类似的气慨呢。 不过,当中国也进入这个考场的时候,问题的性质就变了。 -------------------------------------------------------------------------------- [1] The Thing that Won’t Go Away, The Economist, July 31, 1999, p.4

文档评论(0)

me545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